• 60阅读
  • 0回复

砍掉门槛儿路更宽——北京市国有餐馆供应早点扫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1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市场扫描

  砍掉门槛儿路更宽
——北京市国有餐馆供应早点扫描
本报记者赵志文
今年盛夏,北京居民对两件事印象最深:几十年未遇的持续高温,百姓谓之“天像下了火”;国有餐馆特别是中高档餐馆的早点生意特“火”。
记者目睹
8月7日早6:30,记者来到羊城酒楼。空调开放的一楼店堂内整齐地摆放着8张餐桌,就餐环境清洁而凉爽。其时已有十几名顾客就餐。该店以经营广式早点为主。记者看了一下食谱,早点供应品种有二十几个,记者随意抄录了几个:紫米粥1元一碗,白粥0.50元一碗,皮蛋瘦肉粥3元一碗,猪肉包子0.50元一个,豆沙包0.50元一个,煎饺2元5个。7:00以后店内顾客越来越多,7:30左右已座无虚席。据了解,该店在早6:00至9:00早点供应时间内,销售额是每天600多元。
7:50,记者来到翔达烤鸭店。生意之好令人振奋:摆放着9张餐桌的店堂内早已“客满”,一些顾客只能端着食品站着吃。早点供应截至9:00,可9:15仍陆续有人购买就餐,“逼”得餐馆无法关门。
该店经营的是北京人喜欢吃的传统风味,稀的有豆腐脑儿、豆浆、炒肝,干的有油饼、炸糕、包子、麻团等。据悉,该店每天销售额达1700元左右。记者注意到:该店也有空调,环境卫生不错;距该店几十米之遥也有个体户的路边早点摊,但光顾者寥寥。
百姓评说
在烤鸭店记者采访了一位退休的老教授。他说,对国有餐馆供应早点群众有三个“想不到”,即想不到工薪阶层很少光顾、门坎儿很高的国有中高级餐馆会经营早点业务;想不到这些餐馆的早点价格如此公道,不黑心,不“宰”人;想不到国有餐馆对供应早点如此认真,不是在应付、走过场。这颇让百姓舒心。
在羊城酒楼就餐、在某托儿所工作的李小姐说,无论吃什么,老不换样儿也会倒胃口的。久居北京,天天就是豆浆、油饼加烧饼也真有点吃腻了。而“羊城”供应广式早点就适应一部分人的需要。今天,她要了一碗紫米粥,一份甜乳炸馒头,仅用了3元钱,吃得挺开心。她还说,国有、集体、个体都供应早点,是好事,有竞争才能推动早点的供应水平,最终是老百姓得实惠。国有餐馆的服务态度也不比个体户差,而早点的质量又好,尤为难得的是卫生,让人吃着放心。
餐馆自道
记者与羊城酒楼的党支部书记陈富强、翔达烤鸭店党支部书记李冬青、副经理王振友座谈国有餐馆供应早点问题。
他们一致认为,作为主渠道的国有餐馆供应早点责无旁贷。北京居民吃早点难,难在吃不上放心的早点。今年市政府把解决市民吃早点难列入为群众办实事的计划之中,宣武区翔达饮食集团公司也提出“吃早点到翔达——放心、快捷又方便”的口号。作为“翔达”的核心层餐馆,有责任认真解决好吃早点这个“老大难”问题。
李冬青书记说,我们是国有餐馆,有着集体和个体没有的优势:信誉好,硬件好,技术好,卫生好。我们有一支素质不低的职工队伍,因此,有信心让群众放心满意。
王振友经理说,早点供应能否搞好,关键是国有餐馆要转变观念。过去,眼睛只盯着正餐供应,轻视早点供应。随着廉政建设深入人心,公款消费越来越少,现在“烤鸭店”每月的营业额为二十几万元。而目前该店早点的营业额每天1700元左右,每月即是五六万元。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翔达”核心层18家餐馆,现在每天的销售额是1万多元,这就相当于新增了一家餐馆。早点供应不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吗?再则,前一段该店不景气,有些职工下岗回了家。现在为了早点供应,人手不够了,又把这些人请了回来。可以这样说,搞好早点供应,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为了搞好早点供应,国有餐馆的广大职工克服了许多困难,做出了鲜为人知的奉献。“羊城”有一位职工住在五里店,每天必须乘早5:30的头班车方能按时到达店中。于是,她每天四五点钟就得起床赶赴汽车站,风雨无阻。为了让顾客早6:00即能喝上可口的紫米粥,刘俊英师傅就不得不住在店内。“烤鸭店”的杨永红眼睛残疾,店里批准她可不必正点上班,但她克服诸多困难,坚持正点上班。职工谢建国一次没赶上头班车,想到店内人手紧,他硬是自己掏钱“打的”赶到“烤鸭店”,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国有餐馆的职工人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要与集体、个体餐馆一争高下,一定让北京人吃上放心可口的早点!(附图片)
压题照片:正当一些早点铺升级为酒楼、饭店时,鸿云楼饭庄今年开始供应早点。不仅大大方便了顾客,也给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早点的营业额已占全天营业额的1/3。本报记者蒋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