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大地的精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9
第11版(书评)
专栏:传记评介

  大地的精魂
胡德培
他是大地的儿子。大地把他哺育成人。他以自己的优秀作品回报大地。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和灵魂必将永生。这是记述新时期文坛著名作家的《周克芹传》告诉我们的。
周克芹,是农民的儿子,生在苦难里,长在苦难中,正是生活的苦难和挫折,赐予他许多丰富而深厚的普通农民的情感和人生感受。他执著于文学,不懈地追求,经历四十个春秋,终于在“四人帮”垮台、迎来了祖国的春天那个美好时刻,集其全力创作出一部享誉中外文坛、荣膺首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后,他又陆续写出了《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风为媒》、《邱家桥首户》、《果园的主人》、《秋之惑》、《人生一站》、《晚霞》、《写意》等名篇佳作,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及其他文学奖。他引人注目的创作成绩,赢得众多读者和文学写作者的喜爱和赞扬。然而,因为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不幸于1990年8月5日、年仅五十四岁便辞世而去。
《周克芹传》的作者邓仪中,长期追踪周克芹的足迹,支持和帮助周克芹的创作,并曾与周克芹同室办公、同刊共事。他是个有心人,平时不断积累,周克芹病逝后又多方搜集周克芹的原始笔记及各种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了这本别具一格的传记作品(重庆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记叙了周克芹的家庭、经历、学习、工作、写作及各种社会交往,尤其令人珍贵的是,作者翔实地描绘了作家周克芹创作一系列重要作品的生活素材、艺术构思、人物、情节和美学追求等有关情况,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多的周克芹如何选择生活,如何追求构思的新意,如何聚集强烈的情感,如何挖掘生活的底蕴,如何达到艺术表现的独特,以及具体地如何将自己几十年艰苦岁月积累的感情全力倾注于许四姑娘这一艺术形象之中,如何写成《山月不知心里事》的创作心理剖析,如何创作《果园的主人》这类贴近现实生活题材作品的深入思索及艺术体验等等,都能给人许多启示和教益。
因此,《周克芹传》这本书,不仅有人物史传的特色,而且有作家创作的经验和体会,还有作为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理应占有一席地位的作家周克芹诸多精辟的艺术见解和独特思考,并且是作者获得了周克芹第一底本的详尽记述,尽管有时我们稍嫌作者缺少一些理论的概括和阐释,在有的叙述中略感重复和啰嗦,但因书中一件件具体的当时采访和原始资料的魅力,仍常常抓住了我们的阅读视线,使我们真心地感激作者的那份辛劳,感谢作者对周克芹的深切情意和忠实记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