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三下乡”“三段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9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三下乡”“三段论”
朽木
(一)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实乃雪中送炭、功德无量之举。
改革与开放,带来社会大发展。中国近二十年间,变化实在惊人。以前有个老说法“翻天覆地”,若用在这近二十年,可说是十分贴切的。年前苏北老家来电话,说如今年关将至,但乡下人再不“忙年”了,人们悠闲自得,其乐融融。何也?皆因如今乡下人手头再不紧巴,“天天吃好的,天天都过年”!
但有钱了有吃的有穿的未必就“全有”了。不见得。这就要说到精神的需求。与大都市相比,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生活水平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卫生医疗条件还远远跟不上需要,而科技的含量也很少。甭说别的,就说这“冬闲”之际,就说这旧历年关,多少乡镇、山村的老乡眼巴巴地盼有戏看、盼有电影看、盼在露天的戏台下,挤挤挨挨,济济一堂,热热火火,乐它一乐?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一些山沟、村里,被我们许多的文艺工作者遗忘了。他们热衷的,是大都市大剧场的豪华地毯与熏熏暖气,外加镁光灯下的剧照和小报上的“报道”;更有甚者,是心甘情愿被“穴头”牵住鼻子“走穴”,尔后数着大把大把票子的那份“快活”。于是,什么老乡,什么山野农村,对不起,统统忘到爪哇国了;于是,老乡见老乡,过节与农闲,只有嗷嗷待哺和望眼欲穿的份儿。
这两年中央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去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村的文化、文艺、文明建设,盼到了切切实实的希望之光。去冬今春,中宣部等8部委决定在十大城市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各地都动了起来,消息屡见报端,委实令人振奋。送戏送书送药送医送技术送文化,冬日里,这不啻是雪中送炭呵!
(二)
“三下乡”,是从上往下地“下”吗?是“上头”“下去”帮“下头”吗,是“居高临下”吗?是。也不是。
习惯地看,表面去看,文化卫生科技工作者,确乎是从“上头”的大都市、大机关、大剧场、大研究所往下去的;下到农村、山沟、田野,给老乡带去了书和戏、药和医、技术和经验,也可以说,带去了“希望之光”。新科技促使经济腾飞,好节目让人娱悦身心,医生的妙手回春则更给乡下人的身体与生命以切实的救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这从“上”往“下”,确实提供了帮助、资助、援助、救助。
但换个角度看,这“三下乡”,对于“上”这一方,又同样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帮助、救助、援助!君不见,这些年,有些“城里人”,有些这“家”那“家”,完全忘记了我们的国情,忘记了远在农村的父老乡亲,“高高在‘上’”,眼睛朝天,睥睨“群小”,唯我独尊!他们把自己置于不恰当的“上”的位置。他们中很有一些人,眼睛盯着的,是自己头上的光环,是自己钱袋里的数目,是香车宝马,是名利地位。甚至有的人在追求“贵族”身份了!
而物质上的“贵族”,却未见得精神上也富有,相反,远离生活,远离百姓,远离黄土地黑土地肥沃的土地乃至贫瘠的土地,我们的一些“城里人”,一些这“家”那“家”,倒成了精神上的空虚者、失落者,成了“精神贫儿”。他们的一次不经意的露面、出场可换回几万十几万珠宝之类的“馈赠”!可他们同土地的血脉情缘呢?他们同农村、乡亲们的联系呢?
因此,我要说,“三下乡”,既是一些这“家”那“家”对农民们的支持、支援、帮助,也是他们自己的自救、自助,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自赎”。土地永远不会亏待辛勤耕作、流血流汗的人们!“下去”,也许会使我们的一些这“家”那“家”活得充实,获得新的生机。
(三)
说起自助、自救,还有自乐。想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村里的戏班子、“宣传队”,每逢农闲假日,尤其是传统节日,他们便自发地集结起来,或者由地方上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演出节目,自娱自乐。说句实话,即便在“三下乡”大张旗鼓并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要说,农村农民们在文化、卫生、科技上的自助、自强、自救、自乐,仍是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是否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改革开放这近二十年来,随着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需求也与日俱增,他们对文化、科技、卫生的建设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不是有许多地区的农村在积极订报买书吗?不是有不少地方的农民在自己花钱“请财神”迎科技吗?先富起来的江南江阴搞起了“三二一工程”,家家有书、报刊;京郊农民在搞“书架子工程”,就连边远地区也在搞“文化长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志,一个农耕社会大步迈向现代化的界碑!与城市相比,大部分农村是落后,是贫穷,有些地方还相当贫穷,同样,精神生活水平也处于“贫困”状态。但不能全部依赖“上边”,全然伸手求救,也需自救,自强,自信,自立。
让“上面的”和“下面的”结合起来,让“城里的”和“乡下的”结合起来,让“洋的”和“土的”结合起来,让“下乡的”和“乡下的”结合起来,心连着心,手挽着手,拧成一股绳,如此,则“三下乡”定会在广袤的原野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