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香河笤帚出国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2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香河笤帚出国门
孙振生
在河北省香河县,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笤帚,销往全国30个省市,并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近日,我们在渠口镇的石虎、韩庄、豆庄看到,或个体或联户经营的笤帚加工厂,三五成群、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
豆庄是大笤帚专业生产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山说:“我们村有一半人家做笤帚,如果你们有兴趣,可到村西杨宝弟家看看,他的笤帚几年一直销往钓鱼台国宾馆。”
香河地处京津之间,种高粱很少,没有生产笤帚所需的挠子(去籽后的高粱穗)。据渠口镇党委书记刘学海介绍,渠口镇群众有生产大笤帚的历史,但过去规模小、销路窄、效益低。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引导人们树立“大市场、大流通”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基地在香河,原料基地在甘肃、辽宁、天津等地,销售市场拓展到全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仅渠口镇年产笤帚就达3000万把,年创收6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香河人以此为荣,但又不满足现状。1992年3月,杨百庄村农民张振峰立志要把香河的笤帚插上翅膀,销到国外去,他在自己的笤帚工厂里成立了革新小组,提高产品质量,新产品试产后被韩国一公司相中,到目前已销售10万多把,创汇1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