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大山庄移“山”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3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大山庄移“山”记
朱刚
7月的一天,笔者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庄,这里堆积了近10年的垃圾山消失了。在垃圾山旧址徜徉,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青草铺地,蜂蝶在阳光下飞舞。这令人惊叹的变化从何而来?
大山庄地处城乡结合部,环保设施严重不足,朝阳公园征地范围内的一片空地便成了十里八乡的居民和单位心照不宣的天然垃圾倾倒场,居民的生活垃圾、附近拆房建房留下的废料、一些单位废弃的旧轮胎、包装袋等等都开始往这里堆积。10年下来,这里成了臭气熏天的一座山。据大山庄所属的麦子店街道办事处张副主任介绍:清运之前,垃圾山长180米,宽60米,高6米,总重量超过10万吨。由于垃圾山过于庞大,要将其彻底清运,要钱、要车、要人,这是任何一个单位都难以独立承担的,致使这一遗留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垃圾山的存在使当地居民深受其害。居民郭女士告诉笔者:“以前,这里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都是,防不胜防。”居民的强烈反映,给街道办事处很大的压力,他们多次开会商议,要把垃圾山移掉。
大山庄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朝阳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区政府出面协调下,移山的各项准备工作悄悄地开展。没有经费,区政府调出环境整治专用基金100万元;没有大吨位的载重汽车,区环卫局提供了25辆大型运输车、4部挖掘机、3部铲车、2部推土机;没有存放地点,街道办事处出面同朝阳公园达成协议,在环保部门的帮助处理下,用垃圾山填平了公园内的两个废弃坑塘,并在上面培了一层厚厚的新土;没有人力,区政府和办事处动员了区内的党员干部、环卫工人、武警官兵投入到清运工作中去。一场声势浩大的垃圾清运会战于今年3月28日打响。
在清运工作中,环卫工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吃住在工地,毫无怨言;当地居民给清运工作以巨大的支持,他们或端茶送水慰问清运工人,或亲自上阵,参与清运。载重汽车轧坏了居民家门前的小路,拉断了电线、电话线,入夜,轰鸣的马达声影响了居民休息,即便如此,整个清运过程没有发生一起纠纷。一位居民说得好:“既然政府出钱、出人为老百姓办事,我们除了大力支持外,还能说别的?”
如今,垃圾山消失了。为了彻底消除垃圾隐患,办事处组织人手,在垃圾山旧址上种草植树,同时在大山庄地带新建垃圾池24个,并组织了专门的垃圾清运队,保证垃圾及时运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