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3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浩茫书生
日前,由国家体改委、中国劳动学会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联合在京召开的“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研讨会”,就如何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关于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问题,与会者提出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一是从总量上看,收入分配确有过分向个人倾斜的现象;二是从结构上看,收入分配倾斜的对象主要是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职工和部分特殊群体。根据有关资料推算,到1995年末,全年个人所得总额(包括直接所得和间接所得)达到4025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0.7倍;个人所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51.2%上升到1995年的69.1%。这表明改革以来收入分配明显向个人倾斜。但是,在个人所得快速增加的同时,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所得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其中工资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15.7%下降到1995年的13.9%,占全部个人所得的比重从1978年的31.8%下降到1995年的27.2%。这表明造成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原因,主要不是制度内的工资分配,而是制度外的不规范分配(或称账外分配)。有的学者根据1995年全国1.5万户抽样调查分析,工资外收入的基尼系数高达0.34(同期城镇基尼系数为0.28),表明工资外收入的不平等分配程度更高,工资外收入更多的向少数职工即一些垄断性行业的职工以及拥有某种特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倾斜。
关于如何判断当前收入差距问题,与会者认为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的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二是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容忍度问题。从基尼系数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1995年约为0.445,比1983年的估计值高出16个百分点,比1988年的估计值高出7个百分点。
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容忍度问题,与会者认为,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比较看,当前的收入差距尚处于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从收入分配的变动趋势看,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大多数国家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在工业化发展的一定阶段,收入差距往往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扩大;当非农业人口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就会趋缓。从这个角度判断,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目前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处于中间档次。首先,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低于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但略高于一些亚洲国家。其次,与体制转轨国家相比,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居中。根据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1993年与1987年或1988年相比,东欧和前苏联国家中有4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俄罗斯上升了20个百分点;有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上升了5个—10个百分点;有两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上升了不足5个百分点。我国在此期间的基尼系数上升了5个—7个百分点。
与会者还指出,当前收入分配秩序的特点是“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垄断性的行业、部门和单位的分配失控;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大面积的制度外创收。尽管一些垄断性行业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但分配的失控主要不是指制度内的工资分配,而是制度外的非工资分配。据估算,垄断性行业的职工所获得的工资外收入一般都超出其他行业职工的数倍,它是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制度外创收的相当部分均已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职工的工资外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