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音乐电视(MTV)可喜的硕果——赞《一九九七,永恒的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3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音乐电视(MTV)可喜的硕果
——赞《一九九七,永恒的爱》
汪仕豪
“用真心,爱无穷,物换星移天地中。用真心,爱更浓,亿万个心灵在激动。1997年,我爱你!1997年,永恒的爱!”由韦唯、刘欢、那英、谢津、毛宁、蔡国庆、张伟进等中国百名歌星所组成的演员阵容,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了拍摄和现场演出。台上,百名歌星以他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一片赤忱,用自己的一颗真心,充满激情地倾吐着自己的心声;台下,几千名师生与台上的歌星心相通、情相连。台上、台下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一九九七,永恒的爱》这部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拍摄的音乐电视作品,通过无线电波飞向茫茫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宇宙也听到了来自地球东方、一个强大起来的民族发自内心的声音。这歌声飞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全球。
音乐电视这一艺术形式,是八十年代从西方国家开始兴起的。九十年代初,港台歌曲伴随着音乐电视这一艺术形式,从中国的南方传入。由于歌曲通俗易懂,表现形式活泼生动,因此很快在中国内地流传开来。年轻人十分喜欢音乐电视这一艺术形式,他们中出现了许多港台歌星的“追星族”。
中国自己有无数一流的歌唱演员,有大量优美、健康、催人向上、充满生机的音乐作品。然而我们自己却没有优秀的音乐电视作品。面对这一现实,中央电视台开创了一片中国音乐电视的新天地。
最早几期音乐电视作品播出后,立刻在广大观众中获得强烈的反响,几千封信从全国各地飞向中央电视台,表达了社会对这一崭新艺术形式的肯定与赞同。这极大地鼓舞了从事音乐电视的同事们。于是,1993年12月他们举办了“中国音乐电视(MTV)大赛”,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首届音乐电视大赛获得了巨大成功,全国许多港台“追星族”一下子将他们的热点转到了国内的电视台上。广大观众欢迎、喜爱音乐电视,领导鼓励支持音乐电视,这给中国音乐电视的创作者们带来了巨大动力,他们先后向全国电视观众推出了《穿军装的川妹子》、《长城长》、《我是中国人》、《纤夫的爱》、《我们就是黄河泰山》、《春天的故事》等一大批优秀音乐电视作品。
一部优秀的音乐电视作品,首先要有一位优秀的、有才华的音乐电视导演。其次,需要有一首词好、曲好、能让广大观众喜爱、能流传开的好歌。当然一流的、优秀的歌唱演员也十分重要。有了这几点,音乐电视便有了它成功的基础。中国的音乐电视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多的历史,但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丰富有益的经验。
《一九九七,永恒的爱》这部音乐电视作品,是中央电视台自1993年开创音乐电视这一艺术形式四年之后,是孟欣导演与她的合作伙伴在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电视艺术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准备、精心拍摄的。它是中国音乐电视展示自身最新成就与水平的一个极富代表性的力作。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是亿万中国人盛大的节日。根据这一重大的历史内涵,导演们以1997年是中国人的爱、永恒的爱为主题进行作品的构思。词作者靳树增根据这一主题思想,写下了激动人心的歌词:“我用心,一次次地敲响五千年的钟声。你用爱,唤起沉睡百年的梦醒。我用情,一滴滴地融化百年的冰冻。你用爱,让我们彼此心心相通。用思念,编织一条美丽的彩虹,让真心照耀历史,让爱恋穿越时空!”
而曲作者肖白准确地抓住了亿万人民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极其激动与振奋的真情,在曲调上把握了优美而亲切、欢快而热烈,既充满活力又激情洋溢的特点,而且曲调通俗,易听、易懂、易记,便于传唱与流行。这样就具有了大众性,这正好与迎接香港回归这一盛事的大众性合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