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八百多亿美元储备的自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19
第4版(要闻)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八百多亿美元储备的自信
本报记者张首映
经济,是香港赖以生存发展的命脉;储备,是香港经济兴衰的一个标志。香港特区的外汇和财政储备如何?管理和发展怎样?举世瞩目。
7月22日,掌管钱库的库务局局长邝其志在临时立法会上宣布,由于土地基金的移交,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已达3500亿港元,没有任何负债。
香港人均外汇储备列世界第四位,外汇总额过去排国际第七名;7月25日,特区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郑重表示:随着土地基金的加入,特区政府拥有82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总额居世界第五位,负债为零。
港人理财,世所称道。特区政府理财,更为稳健审慎。这里拥有一支善于管理财政和外汇储备的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他们在这个领域里曾有过良好记录,最近更有上好表现。
特区政府的财政开支管理,遵循《基本法》第107条的规定,以量入为出,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的原则,在外汇基金和财政储备充盈的情况下,依法审慎处理。用“财神爷”曾荫权的话说,香港是一个法制社会,要依法理财;储备是香港人的老本,又非经常性收入,动用它要特别小心。
特区政府今次储备大幅度增加,主要源自中央政府转交给特区政府的1700亿港元土地基金。特区政府为此组成专项委员会,安排专人管理,不用于政府服务性和一般性支出,专门向临时立法会建议,成立专项“土地基金”,期以有效保管这项资产并作出投资;临立会日前通过了政府提出的这项议案,使政府管理这项基金进入法制化轨道。7月30日,前香港土地基金秘书处行政总裁、现为行政会议成员的钟瑞明称,由于账目结算时间关系,中央政府转交的土地基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经营,待8月底正式入账时,实际已达到1900多亿港元。
特区政府坚持透明的财政开支原则,多项开支向传媒和市民公开,收到了“公共财产公众创,公共开支公众知”的效果。行政长官办公室上月公布了筹组特区政府的明细账目,总额为13990万港元,其中举办特区政府成立活动及相关开支3958.5万元,由中央政府垫资的9100万元及其银行存款利息90万元将如数奉还;特区政府拟将投入相当财力,改善教育和居住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把过去形成的“低税率”再行调低,进一步扩大透明度,凝聚港人和世界投资者,再度扩充投资者和政府的“银袋”。
作为金融之都,香港特区不仅“银行多于米铺”,而且在历次“金战”中屡屡得手,战功显赫。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击退国际炒汇集团炒高或炒低港元兑美元汇率的多次投机活动中,获得全赢佳绩,有应付企图动摇香港联系汇率的多重压力的过硬本领。前几天,国际外汇市场港元兑美元汇率跌至7.75水平,金融管理局立即出售美元购回港元,使港元汇率上升至7.75以上,并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这种水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香港联系汇率坚如磐石,前景一片光明。
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今天,香港经济的成功因素不仅没有变化,而且还有所增长,其外汇财政储备仍将不断增长。
邝其志告诉记者,特区政府明年财政储备将达3770亿港元,未来5年特区经济将继续增长,每年增长率将达5%,财政储备按每年5%增长率估计,每年将增长110亿元;特区政府不断增长的财政储备,不仅可以实现行政长官董建华关于房屋、教育和老人等的规划,而且可以进行像修建大屿山新国际机场那样的中长期大型项目的投资,更有力地提升香港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针对西方个别传媒对香港经济的不良猜测,财政司司长曾荫权义正词严地驳斥道:“我确信这类猜测毫无依据、过于简单化,而且没有考虑到香港人争取成功及把握新挑战和新环境所带来新机会的决心,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要使香港各行各业顺利运作的决心。”他表示,当我们明年、5年、10年后再相逢的时候,朋友们会看到,香港这颗明珠一定比以前更明亮、更璀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