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科学没有终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1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科学没有终结
陈祖甲
今年世界科技的发展态势,就像中国北方7月份的天气,热浪滚滚,引得世人兴趣盎然。先是惊人的“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预示着生物、医药科学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接着是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同“深蓝”的人机大战,表明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美国的“探路者号”登上火星,打开了人类攀登其他星球的新途径,把人类的活动天地开发得更为宽阔,而计算机网络化的潮流奔泻,把世界各个角落的距离拉近,“地球村”似乎越来越缩小。人类健康、文明的生活正在向着新的阶段升华。
让人扫兴的是,在科学兴旺的态势下,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名叫《科学的终结》(TheEndofScience)的书,逐章逐句地论述每门科学,从哲学到自然科学,几乎都在走向终结。笔者也读到外国新闻媒体的报道,说是持“科学末日”观点的人认为,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即将走到尽头。怪哉!
不可否认,世界上的事物,就像赛跑那样,都有个起点和终点,尽管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有长有短。但说到科学却并非如此。
科学大体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大类。尽管现代科学的发展,涌现出名目繁多的边缘科学,可总是跳不出探索大自然、人类思维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掌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是没有终结的。
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某个具体科学领域的某项具体研究。比如,“多利”的诞生,确实意味着一项实验告一个段落,但并不等于克隆研究的终结。世界之大,历史之悠久,有许许多多领域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和研究。而这种探究,相对客观的现实而言,似乎还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请想一想,地球的生存已有45亿年的历史,近年来被炒得火爆的恐龙也有几亿年的历史,而人类对这些问题作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最多不过几百年,这两者之间的比率,决定了科学没有终结。
可悲的是,有的人目光过于短浅,在他那个狭窄的领域里作了一些研究,便觉得无路可走了,感到失落,无所适从,抛弃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有的甚至乞求于科学的对头——神灵,实在可怜。他们不想一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界永远不会失落。
局部科学研究暂告段落,也可能是新的学科研究的开始。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说的:“认识到质点不能超光速运动,不是力学的终结,而是狭义相对论的开始;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不能区分,不是引力理论的终结,而是广义相对论的开始;‘测不准原理’不是‘测量技术’的终结,而是量子力学的开始。”20世纪,人类科学进入黄金时期,我们的科学正在令人振奋地走向非凡的辉煌。
科学研究正未有穷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早有预言:“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这种求索精神鼓舞着我们,坚信人类不断地探索,可以战胜大自然,征服它,使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用,度过和谐与美好的生活。
科学没有终结。除非有一天,地球消失,人类灭亡。那是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