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细严实——宁波推行执法责任制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依法治国

  细严实
——宁波推行执法责任制记事
本报记者范伟国
漫步在宁波市区,街上车水马龙,您却不会感到喧闹,因为汽车禁鸣喇叭,“摩的”不再风行。
在市区大大小小的商店中,一货一价,明码标价,还标出品种、规格,这已是习以为常;有的商店标出了批发和零售两种价格,让顾客了解差率多少,以避高利之嫌。
在主要马路上,广告牌、灯箱都按规范制作、放置,从整齐的排列中表现出一种都市气派。
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人员几次突击抽查了宁波市区文化市场和晚间娱乐场所的情况,都认为:管理严格,秩序良好。
这些不被人们注意的变化,都是宁波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结果。
经过全民普法教育,宁波市对“有法不知、知法不执、执法不严”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而早在1994年,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依法治市的决策,而且把实行“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重点来抓。
执法先要知法。近年来,宁波市的各部门都制订了不少规范性文件,有的前后矛盾,有的左右交叉。宁波市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四查”,突出一个“细”字。这四查,一查有多少法律、法规、规章要执行;二查有哪些法规未执行,原因是什么;三查本部门的文件有无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四查本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和违法的现象,及时整改。
这一细查,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市劳动局建局时间长,法规多,共清理出有关文件929件,需要废止的有119件,要修改的有25件。市土地管理局用一个多月时间“四查”,清理出法规文件300多个,把88个日常经常使用的文件汇编成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当即在整治毁田建窑歪风中发挥了作用。
宁波市对“知法不执”者开出的药方是:“严”。在细查的基础上,宁波市各部门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分解细化,严格明确每个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严格地按程序办事。两年多来,有7批近百吨的“洋垃圾”,闯不过市环保局的执法关卡,先后被拒于国门之外。市农业局在落实执法责任制的过程中,迅速开展了防治口蹄疫、生猪定点屠宰、植物检疫等四项执法治理工作,堵住了工作中的漏洞。
搞好执法责任制,宁波市重在落实上做文章。市房地产管理局从加强执法力度入手,一项项抓落实:改市、区二级审核发放产权证为一级发证,提高了办证效率;对房地产商采取限期交付住房的办法,保证了拆迁居民按期回迁;成立了专门监察队伍,加强违章装修的查处力度。
宁波市公路管理局增加了路政管理人员,形成了机动灵活、坚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去年在公路沿线拆除了违章建筑16752平方米,清除了马路市场25个,收取公路赔偿费208万元。
为把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宁波市财税局与各基层税务所公开办税程序,公开办税制度,提高了执法透明度,深受纳税户的好评。
宁波市文化局还加强了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3次公布举报电话,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干部为文化市场督查员,并对受处罚的经营者回访检查,征求意见。结果,发现了个别稽查人员变相收取钱物,于是立即辞退了有关的4名人员,保证了执法的公正、公开。
宁波市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前不久在第四次全国学法用法依法治市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典型发言材料推了出来;但更难得的是,老百姓说,现在城市像个样子了!
历时半年多的“依法治国”征文活动在司法部宣传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至此圆满结束。本次征文活动得到了各地司法行政部门和广大读者的鼎力相助和热情参与,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