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典雅的文化使者——邯郸陶瓷与对外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9
第10版(文化)
专栏:

  典雅的文化使者
——邯郸陶瓷与对外交流
近年来,邯郸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对外交流时,经常必备的馈赠佳品就是邯郸陶瓷。邯郸陶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比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的彩陶还要早一些。南北朝时代,邯郸开始制作青瓷,由于烧制瓷器的窑场建在归彰德府磁州(今河北磁县)管辖的彭城、观台一带,而得“磁州窑”之名。
磁州窑陶瓷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以铁锈花、刻划花、红绿釉及黄、褐、绿和窑变黑釉等多种技艺进行装饰,突破了当时的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单色釉的局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韩国使用的汉字中瓷器的瓷字,仍然使用磁州窑的“磁”字。在朝鲜、日本、越南、泰国及东南亚地区都曾生产过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的瓷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等也把磁州窑早期的作品作为重要馆藏文物。1980年美国印第安那州那不勒斯博物馆以“磁州窑陶艺术”为题,举办了国际研讨会。古老的邯郸陶瓷真可谓“文化使者”。(郭培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