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甜美的哭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19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甜美的哭婚
晏红兴
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南岸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哈尼族,姑娘出嫁的时候有一种有趣的哭婚习俗。即使双方是情投意合的恋人,也必须遵守古规。当男方接亲人到达女方家后,姑娘的父母兄弟要请几位村里同宗长辈男子,到家里做客,一起喝酒吃肉。席间,女方长辈男子便唱起古老的送嫁歌:
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了/山里的花朵红红的了/长翅的鸽子要远飞了/养大的女儿要出嫁了/出嫁的姑娘呵/别离了生养的父母亲/像山坡坡的麻栗树叶/飘到哪里就在哪里落脚/出嫁的姑娘呵/兄弟姐妹虽然亲/怎能老住在一家里/放放心心地去吧/娘家的屋脊不留你了/煮饭的三脚不留你了/等到十月年时节/娘家圆圆的大粑粑会留给你。
在房子大门外,村里慈爱的婶娘和女子心肠的姐妹们,正给出嫁的姑娘精心打扮。平日里像小鸟一样欢跃的姑娘变得腼腆羞涩,不听话了,帮她穿衣她不伸手,为她梳头她不解辫。哦!原来是姑娘听到了酒席上牵肠挂肚的惜别送嫁歌,对乡亲、对父母兄弟和儿时伙伴的眷恋、忧伤,一时涌上心头,止不住的泪珠儿扑簌簌地落了下来。而婶娘和伙伴们的抚爱与安慰,倒使姑娘愈发留恋忧伤,甚至放声哭泣起来。此间复杂的心情唯有做过新娘的女子才体味得出来。婶娘们却不怕她哭,照样履行自己的义务,搀扶着打扮得漂漂亮亮而泪流满面的姑娘,到酒席前,向众位老人作礼节式的惜别啼哭。随即,亲娘把一个盛满新衣的精巧别致的背篓,挎在姑娘右肩上。这时,姑娘哭声大作。眼看依依难舍的女儿,做娘的也免不了鼻梁骨发酸,眼圈儿发红。姑娘在众女子的簇拥下,伤心地哭泣着离开了娘家门,直哭到走出“寨门”为止。
哈尼姑娘的哭婚,一半出于眷恋、惜别的忧伤,一半却是必须履行的一种古规。据说,姑娘出嫁时不哭,今后的日子会不幸福,因此,愈哭得伤心愈好。当然,这种哭婚的伤心与其他的伤心不同,别有一番甜美的滋味在心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