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有令要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4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谈片

  有令要行
袁晞
北京的小公共汽车上都贴着“禁止吸烟”的字样,可是乘车时总能看到吞云吐雾的人,叼着烟的往往也有司机和售票员;饭馆里抽烟的也大有人在。北京市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已经一年多了,因为少有人管,所以有令不止。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制定了文明公约,但从中央电视台不久前播放的一些镜头看,不文明的现象还在很多地方存在,文明公约在不少城市还只是一纸空文。
讲文明先要定规矩,然后是教育和管理,最终才能成为人们潜移默化的行动。最近到大连出差,看到大街小巷都干干净净,我问大连人:“乱扔东西罚款吗?”回答是:“没听说。但是没有人扔。”公园里的道路上游人摩肩接踵,路旁的大片绿地却没有一个人进入。因为有常年的教育和管理,文明在这个城市已渐渐成为多数人的自觉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城市到处是“进入绿地罚款五元”的牌子,而总有人进;大连的小牌子上只写着:“草色青青请你爱护”,却无人进入的道理。上海对随地吐痰者从罚款改为教育,是因为多数人明白这一行为是不文明的,教育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上海市民讲文明的“七不”规范开始深入人心。
全民的文明教育不是一阵风就能完成的,而是方方面面、年年月月的事情。
切实有效的管理也是讲文明的重要方面。去年亲眼见北京朝阳门内大街扩建工地上随地排水,弄得一地烂泥,过往行人无处下脚,我问干活儿的工人,答曰:没人说不让这样排水。如今北京白石桥到颐和园的修路工地又是黄土满地,灰尘漫天。虽然也有“修路给你带来不便,为了明天的通畅请你谅解”一类标语,可是我想,要是严加管理,这种不便可以减少到最小,不能说为了明天如何如何,今天就可以忽视文明施工。我见到上海的工地都围得严严实实,朝外运土的车辆都盖着苫布,车轮必须冲洗,工地上的人说,不这样要被重罚。大连的工地也有类似的管理,工地旁边的路上也见不到泥迹。管与不管就是不一样。
我也看到大连一件不文明的事儿,8月9日在大连金州体育场,大连万达队和泰国盘谷银行队进行亚洲俱乐部杯足球赛,就有人从看台上扔矿泉水瓶打客队发角球的队员。我认为对这种行为要严管重罚。下个月,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主场的比赛又要在大连进行,那时可能有上亿双眼睛注视这块场地,如果再有人扔瓶子,哪怕只扔十几个,可损害的就是几百万大连人,乃至十二亿中国人的形象。
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文明习惯确实很难。全民族的文明之路是一个漫长的、不那么容易的过程,每一步都不能松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