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稿本影印出版走出半世纪尘封的珍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2
第11版(文化)
专栏: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稿本影印出版
走出半世纪尘封的珍籍
王绍曾
等待了半个多世纪的卷帙浩繁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终于由齐鲁书社于1997年5月将原稿本一次性影印出版,为学术界办了一件大好事,值得拍手叫好。
此书是从1931年至1942年由人文科学研究所组织国内一批知名学者编写而成。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这是又一部规模空前的古籍总目提要。它是研究我国古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得心应手的大型书目工具书,为今人在浩瀚的古籍海洋中指引航向。
这套《续提要》原稿本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移交给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平津地区特派员沈兼士接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保存。先后有不少有识之士,如郑振铎、叶恭绰、李根源、梁启雄等都曾建议整理出版。1992年6月,该项目被列入《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经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的努力,中华书局次年出版了《续提要》经部标点本(上下两册)。可是一部《续提要》原稿219函,提要达3.2万种,进行分类标点,以有限的人力投入这个庞大的工程,势必无法迅速与世人见面。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鉴于此,决定将原稿本交齐鲁书社影印出版,不到半年时间,影印精装本37册,加上索引共38册,与读者见面了。《续提要》原稿本是不分类的,而按不同的作者分装成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组的同志为了弥补这个缺陷,除编制书名索引、著者索引外,特地编制了分类索引。这样既保存了稿本的原貌,又兼具分类目录的作用,便于阅读。
《续提要》编写者中,有老一代的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新一代学人。他们各展所长,撰写的提要一般能做到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如柯劭忞、伦明、江瀚、吴承仕之于经,冯承钧、傅振伦、刘节、谢国桢、商鸿逵之于史,谭其驤之于地理,董康、胡玉缙、傅增湘、赵万里、王重民之于目录、版本,杨树达之于语言文字,罗振玉、向达、王重民之于敦煌卷子,孙楷第之于小说,傅惜华之于戏曲,周叔迦之于佛教经典,都是一时之选。直到现在,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们的水平。
从收录范围来看,该书大大超过了《四库全书》和《四库提要》。特别是佛道藏著作、明人著作、禁毁著作、古典小说戏曲、辑佚书、敦煌遗书、四库存目之书都是《四库全书》纂修以前的著作,编撰者能打破封建教条,大胆收录,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至于纂修《四库全书》以后的著作,大体上都能取各家之长,择要著录,从戴震、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王念孙、孔广森、孙星衍、段玉裁、阮元、王引之等诸家著作提要,可以看到清代学者著作之盛,为编写一部崭新的近代学术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续提要》考辨之密与论断之精,不能不令人折服。例如吴承仕撰清黄以周《周易故训订》上经一卷提要,概括黄氏治《易》“不分汉宋,不偏义理与象数,杂采古义而折衷以己意”,可谓言简意赅。如孙海波撰清董色起《尚书家训》六卷提要,坦言此书“庸言冗语,占满篇幅,尤为卑俗”。类似这样的提要,可谓泾渭分明。现在正在编纂的《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中国古籍总目提要》,都可以从《续提要》的治学品格中得到借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