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群策群力治理水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2版(经济)
专栏:

  群策群力治理水土
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
陕西省的水土流失形势非常严重,面积达13.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年均输沙量9.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5。解放初,每年沙暴日数都在60天,全区林草覆盖率仅1.8%。沙进人退,群众苦不堪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不少耕地支离破碎,流沙遍野,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旱涝灾害。目前全省5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有48个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治理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治本之策来抓,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摸索了一些经验: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大规模造林种草,防风固沙,引水拉沙,沉沙造田,到1996年底,沙区林保存面积达到1460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8%提高到38.9%,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丘陵沟壑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植物、工程、耕作措施一齐上,做到了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革命圣地延安近10年累计治理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2%,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67万人下降到23.6万人。
实践使黄土地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省委、省政府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大治理力度、加快绿化灭荒步伐的目标,力争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主要着力点是首先抓紧以黄土高原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每年投入3000万元,努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耕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基础上,加大四荒拍卖力度,调动广大农民和全社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