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遵化的“广野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遵化的“广野模式”
纪惊雷
五年前由遵化市科协四名职工靠借来千元钱、租来三间旧屋成立的河北省遵化市广野物产实业公司,靠引导农民发展创汇农业壮大,拥有了24个分厂、固定资产1230万元,成为驰名华北、饮誉海外的大型渍菜加工企业集团,在遵化产生了“广野效应”。短短一年,全市就形成食用菌、花卉、鲜奶、果汁等多个农业企业集团,使近10万农民走上富裕路。
“广野模式”有五方面的内涵:
一是大做“农”字文章。广野人确定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创汇农业转化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广野菜种植。农民种植一亩广野菜年可获利3000元,是普通作物效益的5倍以上。
二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他们从和别人合作,“借船出海”,利用关系“搭船出海”,如今已拥有独立出口权。主导产品广野系列渍菜不仅占领了日本市场,还向韩国、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今年一季度已创汇30万美元。
三是依靠科技,打出拳头产品。隶属于市科协的广野,充分发挥科协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上热门的绿色蔬菜产品。从广野菜的选种、种植、田间管理,到后期的收购、加工、生产,均按先进标准严格把关,22个品种全部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四是建立广野菜种植基地,实行集中连片经营,促进小区域内农业产业带的形成。目前,他们已在3省4市16县(区)建立起广野菜种植基地,基地内有320个村、12400亩耕地和11460户农民。公司每年与基地内种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规定最低保护价,保证让农民有赚头,用法律手段确定了与种菜户的关系。
五是大力发展龙型经济。广野人以市场为龙头、企业为龙身、农户为龙尾,一只脚在海外,另一只脚连着千家万户;实行海外市场连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年来,通过推广广野菜种植,他们已累计为农民增收近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