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阅读
  • 0回复

“天路”又一条——记建设世界屋脊光缆工程的驻藏官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天路”又一条
——记建设世界屋脊光缆工程的驻藏官兵
杨钟刘曼军
50年代,人民解放军将连接世界屋脊、全长1900多公里的青藏公路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条交通动脉,犹如为西藏百万翻身农奴架起“地上的长虹、幸福的金桥”,被人们称作“天路”。
40多年后的今天,一条2754公里的“信息高速公路”——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干线,又一次惊醒世界屋脊的冻土,它将与包括青藏公路在内的几条大道相伴,成为另一条造福沿线人民的“天路”。
兰西拉光缆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环境最差、难度最大的光缆工程。其重中之重的西藏段584公里缆线敷设,近日完成。担负施工任务的成都军区6000名官兵,用血和汗,为我国电信建设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7年6月25日,兰西拉光缆工程在青海境内拉开建设序幕。7月初,负责兰西拉光缆西藏段施工任务的西藏军区数千名官兵,从四面八方、千里之外挺进“天路”,他们要将现代信息社会的“神经”引上雪域高原。
西藏段施工地域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这个高度已超过医学界公认的人类最大生存极限,历来被称为“生命禁区”。7月10日开工之初,由于缺氧,官兵们每劳动几下就喘不过气来,脸色发白,嘴唇变紫,头痛欲裂。不到两天,就有12人昏倒在工地。
光导纤维结成的缆线,十分娇气,哪里打了个“折卷”或破损,日后就可能在那儿“患病”。为了不埋下隐患,不管石土多硬、山峰多险,官兵们与兰西拉光缆办的技术员、中国通信建设第二工程局参加施工的人员密切配合,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注重施工质量,从不马虎。
全石地段,缆线放进好不容易炸出、凿出的沟里,填埋时,为避免石头对它的伤害,官兵们又是从几公里外用车拉、脸盆端、土簸箕抬运软土,回填30厘米。在唐古拉山一座高5000多米的山上,为了掩埋一段两公里多长的光缆,某旅官兵往返山上山下扛土包,人人一天近百次,脚走肿了,肩扛烂了。有几位体弱的战士,还因为缺氧和劳累,先后几次昏倒在山路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