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美丽的悲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5
第12版(副刊)
专栏:

  美丽的悲剧
哲夫
美丽的事物总是容易酿成悲剧,而悲剧却并不总是美丽的。
我这样说是因为养花的缘故,最初我养一些并不名贵的花,虽然社会上养植君子兰的热潮经久不退,但我并没有随波逐流,一是没有那么多闲钱,二是嫌它娇气,不好养活,三是人人都养的是它,再好再名贵的花也显得俗气了。
我只是在自己小小的阳台上摆满了各色花卉,唯独没有君子兰,除了一株金桔,我还养了一盆石榴,还有几盆寻常的草花,像老来俏,仙客来,洋绣球,朱顶红什么的,其余多为仙人类,仙人山、仙人鞭、仙人掌、令箭荷花、虎皮令箭、昙花、冬青什么的,都是一些适合懒人养的花。
在它们开花的日子里,这些花儿总是适时地唤醒人类爱美的天性,它们让人觉得生活原本应该是花团锦簇的,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阳都应该和昨天不一样——这一点在花儿们的身上体现的最充分,日子在它们身上是不重样的,你今天长出一个芽,我明天抽出一枝叶,你含了一个娇羞少女似的蓓蕾,我打了一个处女那样怯怯的朵儿,你骄傲地放飞了一朵艳丽,我岸然地绽笑一个嫣然,在它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你美我丑的争奇斗艳(那是人类以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它们的不实之辞),只有你也存在我也存在的平等互利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怡然自得。
花朵无疑是自然篇章中最华美最温馨的一个自然段,人类喜爱它们不光是因为爱美,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对自然的一种遥遥的怀想和隐隐的渴望,这种隐隐的渴望和遥遥的怀想,不幸使远在云南省的那些野生的君子兰大受荼毒,成千上万的怀着发财欲望的人们闯进山里,到处寻找它们,疯狂的挖掘它们,为得奇种艳种而不惜让它们断子绝孙。
我去年去云南时,几位朋友曾不止一次地心寒齿冷地谈到了这一点,那些挖花的人成群结队地进山采挖,举凡被他们看见的君子兰,都逃不脱全军覆灭的厄运。他们挖的君子兰并不一定都是仙品,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凡品有凡品的价钱,仙品有仙品的身价,一样可以发财。
但大多时候他们采掘的太多太滥太杂,负之不起,便到江边淘淘洗洗挑挑捡捡一番,将不起眼的君子兰品种一律弃之,丢入江中任其随波逐流,自生自灭。这还情有可原,是无奈为之。后来他们被组织起来,受市场经济的左右,像美国人为了控制市场上牛奶的价格,不惜将成亿加仑牛奶倒入太平洋一样,他们收购君子兰,只让少量的仙品上市,而将收购来的绝大多数君子兰丢入江水之中。
那简直是一场连绵不断的浩劫,你无法想象那种惨不忍睹的悲惨情形,朋友慷慨激昂的对我说,一度时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江面上浩浩荡荡地漂满了君子兰的尸体,有时甚至连船都不能航行了。你说说这有多么的可怕呀!
我默然。
我想,有了以上这种朋友所描述的可怕的情形,说云南的野生君子兰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便一点儿也不过分了。
我又想,往往人类一个爱美的愿望并不总是有一个美好的结果,有时恰恰还会相反,还会起一种可怕而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美好的愿望成为一个泡影或是一个悲剧。
这真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和莫大的无奈了。
好在我养花的目的很单纯,只是为了美化环境,陶冶性情,原本就知道靠这些花卉与自然接轨只是善良人类的一种奢望,只是我一己的梦想和企图而已。
养花热情的锐减并不是因为君子兰大劫的缘故,那时我还不知道君子兰还遭受到这样可怕的劫难。我只是因为搬了家,封闭的阳台没有了花盆的容身之处,只好拿了好些的花儿去送人,剩下几盆劣等的花是没人要的,就不理不睬,一如将不入流的君子兰倒入江中任其自生自灭的花贩子一样残忍。
现在想来才知道我那时的爱花与常人的爱花也无异,并不是出于爱护大自然中与自己平等共生的种族,而是因为自己一时的喜欢。
由那些花的不幸遭际便不难想见人类对待自然的横蛮态度了。
美丽的事物总是容易酿成悲剧,而悲剧却并不总是美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