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塞族内讧升级西方公开介入波黑局势陷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6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塞族内讧升级西方公开介入
波黑局势陷危机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
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内部政权危机已持续一个半月,经过一段相对平静的僵持、对峙后,近日来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普拉夫希奇总统和帕莱政权分别采取激烈行动打击对方;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大国公开介入波黑塞族内部纷争,甚至动用武力帮助普拉夫希奇。波黑塞族内讧不断升级引起人们的强烈不安。舆论认为,对立双方通过妥协达成内部和解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正一步步滑向分裂的边缘。
普拉夫希奇总统7月3日作出的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的决定遭到波黑塞族政府和议会的强烈反对。政府于7月7日就此向宪法法院提出上诉。根据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宪法法院在各政权机构的斗争中具有最后的裁决权。8月15日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法院在帕莱宣布,普拉夫希奇总统解散议会提前大选的决定违反宪法。这一裁决为塞族政府和议会同普拉夫希奇进行对抗提供了法律依据,帕莱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普拉夫希奇总统则在巴尼亚卢卡指责宪法法院在帕莱政权的压力下做出了不公正的裁决,并表示不予承认。普拉夫希奇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塞族议会选举将于10月12日举行,她与塞尔维亚民主党彻底决裂,将组建一个名为“塞尔维亚人民联盟”的新党参加选举。普拉夫希奇的做法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美欧大国及北约等国际组织纷纷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法院的裁决,公开表示在塞族内部的权力斗争中支持普拉夫希奇。此间舆论指出,至此波黑塞族内讧已完全超越了法律范畴,普拉夫希奇和帕莱政权所面临的是一场实力的较量。
波黑塞族警察控制在帕莱政权手中,普拉夫希奇一直希望打破这一局面,此次政权危机就是由于她暂停内务部长职务而引发的。得到西方大国的公开支持后,普拉夫希奇再次向帕莱发起挑战。8月17日她宣布撤换总统府所在地巴尼亚卢卡的警察负责人,指控他们监听国家领导人电话,制造恐怖事件。据报道,19日晚普拉夫希奇同美国前南特使加尔布莱特、驻波黑的国际高级代表韦斯滕多普及多国稳定部队司令等人进行了秘密会晤,就控制巴尼亚卢卡警察系统一事进行了磋商。接着,联合国国际警察将忠于帕莱政权的塞族警察驱赶出大楼。通过这种方式,普拉夫希奇迅速控制了巴尼亚卢卡的三个警察局及高级警察学校。波黑塞族政府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指责普拉夫希奇在西方支持下发动政变,并于23日通过决议拒绝承认总统新任命的内务部长,中断同总统机构的联系。波黑塞族军队总参谋部也发表声明,谴责多国部队背离了代顿协议原则,某些大国试图利用塞族内部纷争来摧毁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
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掩饰对普拉夫希奇的支持。美国前南特使加尔布莱特20日在萨拉热窝公开表示,西方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帮助普拉夫希奇。22日,联合国国际警察开始在巴尼亚卢卡训练忠于塞族总统的警察。据悉,美国还将向巴尼亚卢卡及其周围地区提供900万美元的特别援助。美国舆论分析说,华盛顿选择普拉夫希奇为盟友并非偶然,今年6月这位塞族女总统同奥尔布赖特会晤时就已“彻底转向代顿协议一方”,美国希望利用塞族目前的混乱扶植普拉夫希奇,将卡拉季奇等强硬派人士彻底赶出政坛。
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是这场内部纷争是否会引发武力捉拿卡拉季奇等意外事件。目前看来,普拉夫希奇和帕莱政权的实力对比相当,前者虽得到外部大国支持,但在塞族内部势单力孤;后者虽控制着警察和军队,但国际处境十分艰难。因此很难想象采取“非常手段”来击败对方。塞族这场危机很可能通过10月份的选举来结束。普拉夫希奇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的决定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支持,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日前在维也纳决定帮助组织此次选举。据报道,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同美、德等国特使会谈中也已表示“有条件”地支持波黑塞族提前大选。帕莱政权似乎已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议会决定于下周讨论有关同时提前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的建议。
(本报贝尔格莱德8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