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欧盟农业改革举步维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6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欧盟农业改革举步维艰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丁刚
当夏日的热风渐渐透出凉意时,欧盟的官员们也陆续从假日中返回,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并不轻松的秋天。在欧盟面临的表决机制改革、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诸多问题中,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也是一个“老大难”。在不久前公布的《2000年纲要》中,农业改革被视为重点任务,更引起了此间媒介的广泛关注。
对欧盟来说,农业既是一体化程度最深的领域,又是负担最沉重的领域。80年代末,农业开支接近总预算的60%。去年虽有所降低,但依然高达48%。这就是说,欧盟将大约一半的开支(413亿埃居)补贴给了农业。高补贴的一个结果是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据在布鲁塞尔生活了4年的一位中国朋友讲,现在自由市场上的蔬菜价格大约要比他们刚来时翻了一番。猪肉价格也上涨了40%。
从《纲要》看,欧盟通过改革取消价格补贴,降低农产品价格,使农民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纠正“生产越多,补贴越高”的偏差,以推动农产品的出口。欧盟委员会农业代表费舍勒强调说,“欧盟国家的农民必须具有竞争力,必须成为企业家”。按照设想,从2000年开始,谷物价格将比现在降低20%,牛肉价格将降低30%,奶制品也会降低10%。
欧盟在走向经货联盟的关键时刻推出农业改革计划是有着深刻原因的。首先,按照1994年关贸总协定的协议,欧盟在此后5年内必须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将于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农业谈判更会迫使欧盟再作削减。所以,欧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其次,欧盟东扩即将起步。农业在首批中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远高于欧盟国家。有专家估计,如把这些国家纳入现行的共同农业体制,欧盟的预算总额将翻一番。因此,欧盟必须在吸收新成员之前改革农业政策。
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专家们估计,农产品价格的降低虽然可以使欧盟每年减少37亿埃居的开支,但补偿农产品降价的直接补贴的开支却要高达77亿埃居。此外,帮助东欧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水平,也需大笔投入。费舍勒认为,至少要有5年到10年的时间,这些国家才能过渡到欧盟的农业一体化机制中。有专家估计,在这段时间内欧盟至少要投入39亿埃居。
金钱只是农业改革难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改革将会涉及各成员国的利益。90年代初,欧盟就开始推行农业改革。原设想将谷物价格降低30%,而最后却只降低了15%。原因就是阻力太大。这次改革方案出台后,新闻媒介的评论也不乐观。《欧洲之声》报的标题就是“重返冲突的田野”。英国虽已表示对改革支持,但人们怀疑另外两个大国——法国和德国是否会与英国态度一致。德国农业部长不久前就抱怨说,这一改革将会使德国农民的收入减少10%到15%。人们还担心,在享受了30多年的补贴之后,欧洲的农民们是否愿意成为在市场风浪中搏击的“农民企业家”。《纲要》尚未公布,欧盟国家农业组织委员会就表示“不能接受”,该组织还威胁说,如不修改改革计划,不对所有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做出全部补偿,他们将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
此间舆论分析认为,农业虽是欧盟国家主权让步最多的领域,但这绝不意味着争议最少。谁投入多,谁就想分得多。谁的农业比重大,谁就想得到更多的补贴。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就很难实行“排排座,分果果”式的平均原则。由农业改革联系到表决权机制改革和区域平衡发展等一系列焦点问题,不难看出,欧盟的一体化如今已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各成员国能不能在权益让步方面作出努力,将直接关系到欧洲一体化未来的发展。(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