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职工教育需重视短期行为不可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6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工会干部来信

  职工教育需重视
短期行为不可取
编辑同志:
建国后,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工教育。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明确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从1996年9月1日起施行,职工教育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年,职工教育这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举措,在不少企业、不少办学单位被淡化、弱化和“短期化”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改革为借口,将职工教育机构撤销、兼并,职工学校、技校关门停办,教师遣散转业。职工教育经费不到位和逐年递减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而开展职工教育的企业和办学单位也大都停留和局限于单一的、短期的、应急的上岗培训、等级考核培训,过后便弃之一边。职工的基础知识、全面素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以致职工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上去了,但职工的实际水平、能力并未同步跟上,甚至呈下降趋势。
1995年4月13日,上海市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曾坦言:“劳动力素质不适应上海城市功能发生的历史性转变,从业人员文化技术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1996年,长沙市总工会对1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职工队伍素质存在问题十分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中“有文凭而无水平”、“有级别而无技术”、“有职务而无能力”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这一状况直接反映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产品质量和产品销售率逐年下降。1996年,国家有关方面对10大城市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合格率仅为59.46%。我国工业生产的不良品损失率占产值10%,仅此一项,全国累计每年损失2000亿元。
不可否认,劳动效率不高,安全质量事故上升,产品质量和销售率下降与职工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实际能力不高有着直接关系。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与职工教育中存在的短期意识、短期行为不无关系。
现在不少企业领导、职工和办学单位似乎还未真正认识到,如今的职工教育已非五六十年代的职工教育;职工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也非五六十年代的要求标准,因而职工教育也决非五六十年代那样单一、简捷、随意。《职工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将使企业的职工教育遵循职工教育规律,逐步走上法制的轨道,职工教育中的短期行为也必将会得到有效遏止。 上海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姚振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