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创造——从南海市看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8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道德论苑

  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创造
——从南海市看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吴赤锋姚军毅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从广东南海市的实践看,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成为广大群众自己的事业
南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广东省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逐步富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部分农民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脏乱差严重,治安秩序混乱,社会风气不好,封建迷信蔓延。广大干部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既要带领广大群众同贫穷作斗争,发展经济,走向共同富裕,又要引导广大群众同愚昧落后作斗争,提高人的素质,走向现代文明。
人的心理品质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方式,是受社会存在的影响和制约的。只有形成人人讲文明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激发大多数群众的上进心理,才能最广泛地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南海市在创建文明村、户活动中,注意从实际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同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创建活动。在群众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定出评选文明村、户的标准。同时,高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创造有利于开展创建活动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文明光荣的社会风气。
以改造农村环境、树立文明新风为重点,建设现代文明新农村
人可以影响和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生存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和改变人。在广大农村努力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整洁、优美、和谐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文明、勤劳守法、好学上进、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南海市各级党组织感到,脏乱差的村镇环境,落后的观念意识,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障碍。不改善农村的环境,不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一句空话。
他们从改造农村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开始,按照村头标志化、道路沟渠硬底化、吃水自来水化、厕所卫生化、禽畜专栏化、保洁经常化、村前村后美化绿化的要求,大搞环境建设。为了不断提高村镇建设水平,近年来,南海又提出努力创建一批适应农村现代化要求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文明村镇,并很快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在改造农村环境的同时,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坚持以爱国爱乡、遵纪守法、兴文重教、敬老爱幼、邻里和睦、计划生育、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主要内容,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收到较好效果。农民群众增强了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和遵纪守法观念,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蔚然成风;讲文明、重礼貌、讲卫生、爱清洁、保护环境,逐步成为农民群众的行为准则;平等竞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敢于创新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逐步得到确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南海市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农村的思想教育,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通过举办骨干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和利用各种宣传舆论载体,向农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通过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南海市立足长远发展,大办全民教育。1988年,南海农村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入90年代以后,南海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投资千万元办小学、投资几千万元办中学的村镇,比比皆是。从1991年到现在,南海市用于教育的投资达16亿多元,新建和扩建中小学220所,新建改建校舍面积110万平方米。目前,全市已形成布局、规模、结构比较合理,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与此同时,他们大力普及科技知识,不断壮大科技队伍,推动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文化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市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村有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广播、电视覆盖全市,19个镇(区)实现有线电视联网。
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1996年,南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333元,城镇职工人均货币收入1078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0.2%。可以预期,这里的明天会更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