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张顺孔:手握“金”笔两袖清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29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张顺孔:手握“金”笔两袖清风
王存刘言声
“世上万物都有价,唯独人品是无价的。”河北邯郸市财政局长张顺孔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把人品看得无比珍贵,他最反对权钱交易,更不允许为了钱财、名利玷污自己的人品。
作为一个财政局长,他手中每年掌管着数亿元的资金,而每年安排预算,都是由有关处室经过调查了解,按照增减支因素先拿出意见,送主管局长审查,尔后交局长办公会研究。凡遇到特殊情况,临时性追加预算,都是由处室和主管局长拿出审核意见,会同预算处一块儿研究报主管市长审定,最终报市人大批准。虽然市政府决定,局长有1万元以下的批拨资金的权力,但四年来他因紧急情况独自批出的钱极为有限。
财政局是管钱的,很多人把财政局长的笔看成是一支“金”笔。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总是变着法儿请他这个局长批拨经费和资金。一天,一个单位的领导拿着追加预算的报告,带着礼品和代金券来到张顺孔办公室。张顺孔一见这情景,对来者说:“你们这样做很不妥,这种做法的本身就告诉我不能给你们钱。”但他还是耐着性子看了报告内容,指出了报告的不真实性。经过交谈解释,来者不情愿地走了。出了财政局,这位领导私下揣摩,认为是送礼的场合不对。晚上,这位领导找到张顺孔的老乡,让人领着来到张顺孔家。进门就说:“张局长别介意,我们来不是要钱的,只是想看望一下你。”说着就准备把一个鼓囊囊的信封放在桌上。张顺孔看到后当场予以拒绝。他让来人坐下,为他们沏上茶水,动情地说:“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当上了市财政局长,这是全市800万人民赋予我的权力,是神圣的权力。我要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该给的钱,不送礼也要给;不该给的,送礼也不能给。”
今年元月,邯郸国棉三厂遇到暂时困难,购买生产原料缺乏资金,他们找到财政局,经张顺孔局长多方调度,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该厂很快恢复了生机,避免了一场工厂停产、职工下岗的风险。知道张局长向来不受礼,工厂领导为了表示心意,想请他吃顿饭。张顺孔说:“为企业服务是我分内的职责,饭我绝不去吃。如果非要感谢不可的话,那就是你们赶快回去,把生产搞上去,搞得比过去更好。”
一支“金”笔,两袖清风,是这位财政局长的真实写照。这些年来,张顺孔为解决困难县“吃饭”问题和扶持企业发展花费了不少心血。仅1993年至1996年经他手为财政困难县争取的资金补助共达12040万元,经他手向企业发放的贷款达几亿元,许多企业由此而起死回生。这些受过他扶持和关心的县和企业,都想对他表示点意思,均被他一一回绝了。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我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我管的钱是党和人民的,只有两袖清风才配为人民当家理财。”
为了节约财政支出,在他主持下,对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支出包干、分类负担的管理办法。为加强公用经费的管理,张顺孔又主持制定了六项支出改革措施,对公费医疗、汽车保险维修、公用电话、接待费、行政经费等进一步改进了管理办法,避免了浪费,减少了开支。为此,有人嘲讽他“山西老细儿,真抠儿。”然而这些改革措施使邯郸市党政机关年节约财政支出近千万元。
身为财政局长,张顺孔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他每次出差,总是住在中、低档旅馆,总是在小饭摊吃饭。去年夏天,办公室主任和有关同志随他去秦皇岛开会,长途跋涉,一天要有两顿饭在路上吃。中午到了,大家的肚子都咕咕直叫,正好路过一个县级市,宽阔的街道,两旁饭馆林立,但张顺孔局长却不让车子停。等到车子开出城外,看到路边有个小饭摊,他才让司机停下,并招呼大家下车一起吃午饭。他诙谐地对大家讲:“在这小摊上吃饭省时间,省下时间好赶路。”从邯郸到秦皇岛,一共走了14个小时,路途中的两顿饭,同志们都是跟张顺孔在小摊上吃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