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包袱”怎样变财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0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财贸大世界

  “包袱”怎样变财富?
钟芳
1993年,正值26岁的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当他们准备投入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再竞风流时,发现包括员工及家属子女在内的近万人的医疗保健、上学就业、饮食服务、住房福利等已成为一个巨大而沉重的包袱,死死吸附在这个年轻的身躯上,使其步履沉重,行动缓慢。
怎么办?鲁抗公司董事长章建辉提出将三产从企业中剥离出去,使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变无偿服务的福利性机构为有偿服务的经济实体。1993年8月28日,由生活服务公司、职工医院等八个福利部门组建的鲁抗三叶开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了。到1996年底三叶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生活服务、医疗、生产、经贸、房地产开发和环境绿化六大行业于一体的经济实体。三叶人到底如何变“包袱”为财富的呢?
打铁先要自身硬。三叶公司脱离母体后,以深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为基础,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会核算,扩大生产规模,发展拳头产品,重点把功夫下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
实业公司作为三叶的生产基地和经济支柱,重视产品质量,把懂技术、通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安排到领导岗位上,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加强现场管理。如胶囊分装厂为确保100%的合格率,在操作上从配料、分装到包装,每道工序都严格考核,无一疏漏。在保证其他产品稳定的前提下,突出加强了印刷包装产品生产,合理调整改造了生产车间和库房,陆续添置了复膜机、胶印机等设备,使产量迅速增加。
三叶被推向社会后,危机感、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更加强烈,为获取利润,三叶人到处揽活。实业公司彩印厂承揽了义河酒厂、曲阜圣亚兽药厂、玻璃厂等厂家的一部分印刷包装业务,12种产品无一亏损。1995年鲁抗医院在创甲等医院的基础上,1996年又积极对外开展协办和联谊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联营”等办法,先后增设了内科、外科、妇科等专家门诊和“糖尿病”、“蒸疗”两个专科门诊,大胆走上社会。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吸引了病人,即使淡季,“蒸疗”专科对外一月也有4000元的收入。环卫公司在做好整个集团的卫生清扫和环境绿化的情况下,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他们租用草桥村20亩地开辟集蔬菜、花卉、苗木为一体的培植基地,花卉销售租赁业务日渐红火。
三叶公司在脱离“母体”后,经历了三年多市场的风风雨雨,正在茁壮成长。企业不再办社会,“包袱”已经变财富,这就是三叶人走出的一条创新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