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上海: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1
第2版(要闻)
专栏:

  上海: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的消息传到上海,1300万上海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决心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他生前对上海的殷切期望。
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
522平方公里的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中特别关注的地方。浦东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周禹鹏深情地说:“我两次参与接待小平同志,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1993年末,90高龄的小平同志在上海市领导陪同下,冒着风雨和严寒,健步登上雄伟的杨浦大桥。他凝视浦东,发出‘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的感慨。这情景我终生难忘。我们要早日实现他的遗志:‘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早晨,东海之滨的宝山钢铁公司,各高炉、轧钢厂生产秩序井然,宝钢三期工程正按照预定计划紧张地建设。
宝钢董事长黎明说,小平同志一直关心着宝钢建设。宝钢创建初期,正当对建设这样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是否必要众说纷纭的时候,小平同志就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他的话,字字千钧。他老人家高瞻远瞩地为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我们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宝钢自1985年9月投产至1996年年底,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44亿元,上交国家利税195亿元,已全部收回国家对宝钢一、二期工程的投资和贷款本息。
他为人民操劳一生
20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照常举行。会议开始时,全体代表起立默哀。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劳动模范马桂宁在会议休息时谈到,邓小平同志1992年到上海中百一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5年前的元宵节,晚上7点多,他笑容满面来到商店,仔细地听马桂宁介绍商品情况,还伸手摸了摸全毛织物。在文具柜台前,小平同志兴致勃勃地拿出10元钱给孙子买了铅笔和橡皮,并高兴地与马桂宁合了影。马桂宁悲痛地说,小平同志去世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每一个普通公民都感受到了。
曾三次见到邓小平同志的上海造桥专家朱志豪回忆说,邓小平曾在南浦大桥工地问,南浦大桥的跨度是不是世界第一?担任大桥总指挥的朱志豪回答,作为迭合式斜拉桥,这是世界第二,正在建造的杨浦大桥是世界第一。1993年12月,邓小平又到上海,马上来看杨浦大桥。朱志豪告诉他,您脚下的杨浦大桥是世界第一斜拉桥。小平同志高兴地笑了,说,要感谢上海科技干部!感谢上海造桥工人。
走邓小平指引的路
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是邓小平南方视察的一站。1992年2月10日,他来到公司的硅片自动化车间,参观了生产流水线。他询问一旁的吴邦国同志:“你们说这些设备姓‘社’还是姓‘资’?”吴邦国同志马上回答:“姓社!”小平同志给予了肯定。他高兴地对贝岭的年轻员工说:“21世纪的希望还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如今,贝岭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已列国内电子行业第四位。
闵行区马桥镇正在举行镇人大会议分组讨论,邓小平1992年视察该镇旗忠村的照片放置在会场中间。镇党委书记王顺龙说,我真不敢相信早晨传来的消息。他回忆说,5年前的2月12日,小平同志来到马桥镇旗忠村,特别高兴。他问我:“你们发展这么快,靠什么?”我答:“靠您老人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他又问了一句:“是这样吗?”听到我肯定的回答,他高兴地抱起一个孩子,亲吻了他。
“小平同志的视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王顺龙表示,我们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将怀念化作力量
上海的知识分子同样深情地缅怀邓小平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系教授吴健中回忆说,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了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他要求我们畅所欲言。8月6日,吴健中发言,对“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两个估计”表示强烈不满,会场顿时活跃。小平同志听取意见后精辟地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17年的工作怎么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小平同志的发言推翻了“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使教育战线重新出现了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
张熙院士是著名通信专家,他谈到,1984年2月16日,小平同志在上海西郊宾馆接见了上海交大的师生代表,也和张熙握了手。张熙说,我今年84岁,照样天天上班。工作出成绩来,就是对小平同志的最好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