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6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
周溯源
佛教自两汉之交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过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禅宗在佛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发生过很大作用,作为文化的心理积淀,尤其有不可小看的社会效应。因此,从学术角度予以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湖南师范大学麻天祥教授经多年研究,写作出版了《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该书51万字,在观点和结构上都有创新,对禅宗史研究是一个贡献。
该书看似一本宗教史的书,实为一部思想史著作。它把禅宗的兴起盛衰放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从社会史切入思想史,与单纯作观念范畴的分析,在方法论上有所不同。该书不仅把禅宗的流行视为一种社会思潮,而且深入论述了这种思潮怎样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各阶层与文化的诸领域。
该书作者推翻旧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禅宗思想源于中国,这一点引人注目。禅宗的原始,虽说是菩提达摩所传来,但隋唐以下流传的禅宗思想,其主旨实在是产生于中国、塑造于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印僧人对印度佛学范畴创造性翻译,以庄、老而释佛理,从而使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禅宗思想实际上是披着袈裟的中国思想,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这一点可能引起争议,但麻天祥教授认为这是历史事实。
以往佛教史或禅宗史仅介绍宋以前的禅宗情况,宋和宋以后则缺乏论述。该书则补其不足,用95%的篇幅论述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禅宗思想的发展变化,它与社会思潮的亲合与互动。资料翔实,论述明晰,颇有新意,把禅宗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