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紫禁城再现“戊戌风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6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紫禁城再现“戊戌风云”
西央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宫,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见证。这里一年四季天天游人如织,也时常有影视剧组扛着机器来这儿实景拍摄。当然那都是在游人散尽的时刻。这天夜里二时三十分,又见“慈禧”、“光绪”、“珍妃”及诸大臣都穿戴齐整,借朦朦夜色走进了紫禁城,一干人等来到乾清宫前,流连徘徊,似乎在体验一百年前在这里演出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下雨了”,光绪乘轿打伞过来,罢官的翁同和伫立在雨中,泪眼张望着年轻的皇帝。二人相视无言,百感交集,光绪把遮雨的伞让给这位老师,老师诚惶诚恐,又让撑伞太监回到皇上身边。师生、君臣的情意如雨丝绵长……这是《戊戌风云》一个镜头,也是历史上戊戌变法的一个序幕。
由瑞得广告公司投巨资拍摄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戊戌风云》,是为纪念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一百周年而作。该剧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公车上书”,“李鸿章日本被刺”,“马关条约签订内幕”,“胶州湾事件”,“中俄密约内幕”,“百日戊戌变法”,“戊戌政变”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时,对于康有为、光绪、珍妃、慈禧之间的各种关系也作了意味深长的描述。
第一次演古装戏的江珊和冯远征,分别在剧中扮演珍妃和光绪。本来江珊正在忙自己一个专辑录音,冯远征正在演人艺话剧《古玩》。大忙之中,一改初衷,完全是出于对珍妃和光绪两个人物的钟情。江珊说:“看得出来,剧本中的珍妃是冲着我写的。”冯远征说:“当我一拿到剧本,我就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个皇上写来就是给我演的。”导演许同均说得更有趣:“这是天意。”可见他心目中对这一对“皇家夫妻”的满意之情。
在拍摄现场,皇上和珍妃的对手戏演得人人叫好。江珊表演自信、洒脱;冯远征表演内在、自如,二人配合默契。
演康有为的是修宗迪。这位人艺老演员,早在八十年代,就在《末代皇帝》中演了一把康有为,没过瘾。这次听说是以康有为贯彻全戏,没二话剃了光头,推掉了另一部二十集的戏;而且还从北京图书馆借了一堆书,下功夫研究了一番“康圣人”。为了在外形上更接近角色,早早地减了肥。现在看上去他清瘦了一些,似乎更具南国文人的风采。
演慈禧的郑振瑶,当年《城南旧事》获金鸡奖的风采依旧不减。一上场,她立刻像换了个人,那威势,那心计,那阴狠,压根就让你联想不起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郑振瑶。当今荧屏,慈禧可说已让人演得滥了。对此,郑振瑶口很紧,从不说三道四,可是一说到自己这个慈禧,便显出足够的信心,分析得头头是道。
导演许同均是颇具名气的拍清宫戏行家。八十年代就与李翰祥合作执导了《火烧圆明园》。然而这一次《戊戌风云》,对于许导却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按他的说法,年逾五旬,片子是拍一部少一部。当然,也就要拍一部算一部。他既不想重复过去的清宫戏,更不想也来一次“戏说”。他想站在现代的角度,从容、冷静和客观地审视“戊戌”那段历史,赋予它一些新意。他一向以快手著称,对质量却毫不含糊。在他指挥下,拍摄现场,各部门有条不紊、紧张推进,道道工序步步到位。说来有趣,许导原定在故宫拍三天的戏,一天就拍完了,从清晨二时半干到夜里八时半。可是第二天整整一个上午,他只拍了一场百人出演的“金凤颁诏”。可见,其中快慢大有讲究。
在前不久的杭州电视剧展销会上,尚未完成的《戊戌风云》已被发行界一致看好。(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