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避免粮食市场大起大落——国家计委负责人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政策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8
第2版(经济)
专栏:

  避免粮食市场大起大落
——国家计委负责人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政策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的政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一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执行一个多月来,效果如何?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迪?本报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计委负责人。
重大的决策
记者:请您谈一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的政策形成的背景。
国家计委负责人:人们还记得,几年前我国经济一度出现过热,一些开发区挤占了大片良田,大批劳动力涌向城市,大量资金投向了工业、房地产等开发项目,农业生产性投入减少,粗放经营,一些地方出现农田撂荒,粮食生产基础受到严重削弱。1993年第四季度,由南方稻谷减产而引发了全国性的粮食价格暴涨。粮价上涨,“一价带动百价”,对已经发生的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3年底,国务院召开会议,采取紧急措施。一年多时间,国家抛售储备粮150多亿公斤,适时进口了一批低价位的粮食充实库存,市场粮价暴涨的势头很快得到了遏制,同时从中央到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1994年、1996年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
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收到了明显的成效。199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650多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15亿公斤,1996年超过4900亿公斤,又比上年增产超过235亿公斤。粮食丰收,市场供给增加,粮价趋于稳定,带来了副食品价格及全社会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加之中央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我国零售物价上涨幅度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1995年的14.8%,1996年又进一步回落到6.1%。今年1月—7月,又回落到1.6%,一度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终于被降伏。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取得今天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粮食生产、流通上采取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结果,事实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粮食政策是成功的。
但是,粮食丰收之后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是市场粮价回落,有的地区回落过多。由于市价低于定购价较多,使国有粮食部门调销不畅,经营困难。一些国有粮食企业降价销粮,每公斤亏损五六角钱,不但加剧了市场粮价进一步下滑,同时也使粮食企业亏损挂账急剧增加。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从去年秋收以来,多次要求各地制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但是,为什么粮价仍然下跌不止呢?问题的症结在于,在粮食丰收的情况下,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的政策没有真正落实。由于市价回落后低于定购价较多,国有粮食部门担心收上来,卖不动,增加亏损。结果越不收,市价回落越多,价差越大;价差越大越卖不动,地方财力也越补不起;越卖不动补不起,就越少收、不收,导致市价继续下跌……形成恶性循环。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对症的“药方”也形成了:关键是国有粮食部门要尽快入市,按保护价(即定购基准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而使过低的市价回升到合理区间。
然而,为什么前一时期,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落实不好呢?重要原因是国有粮食部门有收得进、卖不出的后顾之忧。因此,另一条重要政策形成了:对国有粮食部门敞开收购、正常销售后的超储粮,国家补贴仓储费用和利息;所需资金从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中支付。一项完整的粮食保护价政策终于形成了。其意义不亚于1993年底抛售储备粮平抑市价的举措,也不亚于1994年、1996年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的举措。
可喜的变化
记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的政策实行以来的情况如何?
国家计委负责人:一个多月来,这一决策已经收到初步成效,发生了三个明显变化:
——农民兄弟由担心变为放心。前一个时期,眼看着粮价下跌,农民产生两怕,一怕粮价再跌,种粮连本也挣不回来;二怕粮食多了没人收购。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的政策出台后,使农民兄弟吃了“定心丸”。在不少地区,农民已经不急于出售粮食。一些种粮大户卖完粮拿着现金直奔生产资料门市部购买化肥、农药和抗旱物资。一些出外打工的农民,也返回家乡,继续承包土地,积极种粮。
——市场粮价由下跌变为回升。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等主产省每0.5公斤小麦市价普遍上升了0.10元。同时,受小麦价格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玉米市场价格,也出现大范围的回升。北京、河北的玉米市价分别达到了0.61元和0.54元,升幅达30%左右。当前的粮价回升,是去年以来粮价暴跌后出现的合理回升,但回升到目前的价位并不算高。
——国有粮食系统购销数量由减少变为增加。到8月10日,夏粮收购定购计划顺利完成;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达120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多收购57亿公斤。市场粮价回升后,部分消费者又转向国有粮店买粮。7月份国有粮食系统销售粮食86亿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7.5亿公斤,比上月增加近11.5亿公斤。这对于缓解库存压力,减少粮食系统经营亏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记者:粮食收购价格逐步回升会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国家计委负责人:从近一个时期情况看,粮食销售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小麦收购价格上涨后,面粉销售价格并没有出现大的上涨,消费者并没有因此明显增加支出。即使今后粮食销售价格有所回升,也不会超过国家去年规定的供应城镇居民基本口粮的理顺价格。
目前部分地区的粮食市场价格还未完全恢复到保护价水平,粮食收购的重头戏还在秋粮。但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不折不扣地实施这项政策,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市场粮食收购价一定会逐步回升到合理的区间;只要国有粮食企业按国家价格政策销售,而不是降价竞销,随着市场粮食销价的合理回升,国有粮食企业的销售量也会进一步增加,使粮食流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有益的启示
记者:经过市场粮价几个回合的涨落,您认为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国家计委负责人:启示之一,政府一手有粮,一手有钱,适时吞吐调剂,就能有效调控粮食市场。粮食生产是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影响较大的产业,相应的市场粮价波动在所难免。政府的任务是要避免粮食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保持生产的稳定发展,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现在我们有了在歉收和丰收两种不同情况下解决市场粮价过度波动的办法和经验:即当粮食歉收、粮价过度上涨时,适时采取抛售储备粮、扩大粮食进口和减少粮食出口等措施,增加国内市场粮食总供给,促使过高的市场粮价重新回落到合理区间。当粮食丰收、粮价过度回落时,适时按保护价入市敞开收购,增加市场粮食总需求,拉动过低的粮价重新回升到合理区间,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这次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实行一个多月来所取得的成效,再次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驾驭市场经济的手段更加成熟了。
启示之二,国有粮食企业作为粮食购销的主渠道,应该而且可以成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载体和市场价格形成的主导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形成价格是有规律的,它遵循的是众数定律,即某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不是取决于个别的、零散交易行为的成交价格,而是取决于占市场份额大的交易行为的成交价格。国有粮食部门的经营数量超过社会商品量的60%,在粮食市场价格形成中可以也应该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如果说“随行就市”的话,只能是个体商贩“随”国有粮食企业之“行”,“就”国有粮食企业之“市”,而不是相反。粮食部门切不可反向调节,逆向操作。在粮价暴涨时,要在政府支持下积极抛售,平抑市场,不能推波助澜,盲目参与抢购,抬高粮价。在粮价回落时,要在政府支持下,及时入市收购,托起市价,不能降价抛售,压低粮价。
启示之三,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粮食市场出现暴涨暴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粮食流通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国有粮食企业还难以较好地发挥政府调控市场的载体作用。近几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人员过多,经营费用过高,市场竞争能力低下,形成严重亏损。同时,由于政企不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不分,粮食企业吃着财政和银行的大锅饭,缺乏降低费用扭亏增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使亏损日益严重,财务挂账不断增加。我们算一笔粗账,目前粮食系统职工有400万人,经营的粮食约有1000亿公斤,仅人工费用一项摊在粮食上就要每0.5公斤超过0.12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每公斤粮食经营费用就要0.40元。把原粮加工为成品粮,一些非国有粮食企业和个体粮商只要在原粮购进价基础上加50%左右就有利可图,而国有粮食企业则要加70%才能保本。国有粮食企业如果不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改善内部管理,减人增效,降低费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不可能承担起政府调控市场的载体作用,不可能发挥价格形成的主导作用。这次保护价政策的实施,使人们对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迫切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统一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