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宝山村的脊梁——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党委带领群众脱贫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0
第5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先进基层党组织巡礼

  宝山村的脊梁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党委带领群众脱贫记
本报记者罗茂城
编者按: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的村民评价村里的党员说:“党员干部样样都是带头人,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个评价不简单。
群众说党员干部“样样带头”,指的是造田修路、办电站、学科技、计划生育,甚至包括下窑拖煤,都是办有益的好事。其实,这个村的党员干部也有“不带头”的,那是碰到歪风邪气、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仅不带头,而且严格禁止,无一例外。这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就是身处第一线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两个作用发挥好了,就对群众有号召力,改革开放,脱贫致富,就有了保证,有了希望。宝山村由穷变富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这对农村基层党员、党组织,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盛夏酷暑,记者驱车来到四川省彭州市大山边缘的宝山村。
过去的宝山村穷得出名。如今的宝山村,则富得出名。全村2114人,去年人均纯收入达3713元,人均占有粮食551公斤,集体纯收入816万元。说话风趣幽默的村党委书记贾正方告诉记者:“现在村上拥有集体固定资产达1.1亿元,流动资金3600万元。山上还有1.1万亩已成材的人工林,价值几个亿,是宝山村的‘绿色银行’,白天晚上都在长钱。5个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1万千瓦,这里绿水长流,可四季发电。”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宝山村。有一次,村里一位老人对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贾正方说:“正方啊,这辈子要是能把玉米蒸熟吃个饱,我就满足了!”贾正方听后心里十分难受,夜不能寐,对爱人说:“我这个支部书记,如果不能带领群众挖掉穷根吃饱饭,还算共产党员吗?”
没过几天,贾书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踏遍全村56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查清村里的矿产、林产、水力、植物等资源,并多次召开支委会、村民代表会,让大家摆村情、议优势、出主意,寻找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党支部对全村500多户农户进行认真分析,认为他们当中真正有头脑、会经营、可致富的只占5.8%,而大多数山区农民素质低、主意少,如果只靠种好田,仅能解决温饱,是永远也富裕不起来的。通过广泛的调查讨论,结论是:从宝山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共同富裕道路,并确定了“山顶林带帽,山中果缠腰,沟中修电站,深山办矿场,原料搞加工,平地建粮仓”的发展思路。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党支部动员全村党员干部和青壮劳力,组成了137人的改土专业队,坚持数年,靠手挖肩挑,搬运石头几十万立方米,硬是从石头缝里抠出了715亩梯地,结束了宝山村吃粮靠返销的历史。
与此同时,他们又集中力量,抓好铜矿开发。贾正方亲自带领200多人的队伍开上马松岭,同大家一起住岩洞、啃冷馍,连续奋战40多个日日夜夜,修通了2.5公里长的出山路,并用双肩把9吨重的两根钢绳抬上山,架设了700米长的索道。当年铜矿投产,使村里第一次有了5万元的纯收入,并全部投入再生产。
办铜矿一炮打响,极大地鼓舞了宝山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这些年来,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先后建起了宝山电站、龙槽沟电站、桂花树电站等5座电站。桂花树电站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是全国最大的村级水电站。这些电站成了宝山村村办工业的龙头、集体经济的支柱。
近16年来,宝山村经济蒸蒸日上。究其根本,关键是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1995年,村党支部改为村党委会,发挥的作用更大了。
“打铁先得本身硬。”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宝山村党组织提出不准干部办私营企业、不准对组织决定不服从和讲条件等“七不准”。谁违反了都要认真查处。从1980年至今,宝山村基本建设上了几十个项目,总投资7000多万元,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平等竞争,村干部无一人从中捞过好处、拿过回扣,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榜样是无声的号令。宝山村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苦干,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信赖。人称“贾眼镜”的现任党委书记贾正方,身残志坚,在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奋斗中,处处身先士卒,勇挑大梁,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正祥,村党委委员、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兴远,村副主任、工程指挥长王孝聪,村干部王忠德等一大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从不计较报酬,令群众十分感动。村民们说:“党员干部样样都是带头人,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指挥长王孝聪,村干部王忠德等一大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从不计较报酬,令群众十分感动。村民们说:“党员干部样样都是带头人,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