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人民的儿子”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人民的儿子”颂
陈明福
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不知疲倦地奋斗了一生。由于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不断地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因此他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永远打不倒的巨人,祖国人民深情地爱戴他。
由此引发出对于“人民的儿子”的思考与赞颂。
“人民的儿子”,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亲切朴实而又至高无上的称谓。不管职位多高,贡献多大,都是“人民的儿子”,都应该以做“人民的儿子”为荣。中国共产党人在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争取美好前途的奋斗中,培育了无数优秀儿女,邓小平只不过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所有的为着人民的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人们,他们都是祖国和人民的忠实儿子。
甘愿做“人民的儿子”,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和重要宣言。只有甘愿做“人民的儿子”,才可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陈毅在诗中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县委书记焦裕禄走进一个低矮的茅屋,一个瘫痪在床上的老人问他:“你是谁?大雪天到我家来干啥?”焦裕禄饱含深情地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孔繁森把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视若父母,关心备至。户籍民警邱娥国在十七年里“做孤寡老人的孝子”,深受群众欢迎。这说明,只有主观上视人民为父母,客观上才可能成为一个争气的大有作为的儿子。
甘愿做“人民的儿子”,从爱亲人,爱父母,到爱祖国,爱人民,这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大飞跃。古人有“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示民”的话。秋瑾烈士所说的“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一之极,进而爱群。”都是讲“爱群”、“爱民”高于“爱生”、爱一己之“亲”。真正视人民为父母,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共产党人才能做到。
甘愿做“人民的儿子”,一个显著的感情特征是,以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不是吗,毛泽东看到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看到警卫战士带来乡亲们吃的黑窝窝头,便心酸语哽,含泪吞食。周恩来向大家报告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时,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而邢台地震,走下飞机时,却几乎哭出声来。江泽民同志考察贵州贫困地区,见那里的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心情十分沉重,中午用餐,食不甘味,数度停箸。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世界观,又有这种彻里彻外为人民的真心实意,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休戚与共,成为人民群众最贴心的儿子。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大家庭。要使家业兴旺,和衷共济,需要千千万万个优秀领导干部,千千万万个“人民的儿子”。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像李国安那样,“做官,要做一个廉洁奉公、一身正气的好公仆;做事,就要多做为党增光添彩的好事。”要像吴天祥那样,为群众办事不遗余力,分内的要办,分外的有条件的也要办,自己能办的立即办,自己办不了的,也要尽力协调办。要像邱娥国那样,群众安危系心头,温暖一方百姓心。全党干部都应当以邓小平同志为榜样,深情地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中国人民的儿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凡是“视人民如父母”,全心全意献身于人民事业者,无不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大至国家领袖,小至一般公务人员,直至普通一兵,无不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