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导演的幸福在于拥有观众,录像教材面向二点四亿中小学生——无怨无悔的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0
第10版(教育)
专栏:

导演的幸福在于拥有观众,录像教材面向二点四亿中小学生——
  无怨无悔的事业
国家一级导演、东方(湖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
为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进一步跨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国家教委作出了在“八五”期间完成编制“立体化教材”的部署。经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审慎考察,经过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及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我公司于1993年起承担了我国第一套九年义务教育全动画配套录像教材的制作任务。
谁都知道,要完成一套高起点、高标准的动画录像教材,在今后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保持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何其难也!懂教育的不一定懂电视,懂电视的又不一定懂动画,懂动画的还不一定懂电脑,而且一个熟练的动画师拼尽全力,一天最多也只能完成3秒钟动画。要完成中小学全部22个科目的制作,动画量将高达1.8万分钟!
曾经有人问我们:“像你们这样一个在全国多次获得电视剧大奖的影视公司,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专长去制作这样一套非常难做的教材呢?”
记得在威海刘公岛拍摄电视剧的时候,面对着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汪洋大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育工作者沉重地对我们说:“甲午海战失败后,清朝政府向日本人赔偿了2亿两白银,日本人就把这2亿两白银全部用于普及他们的六年义务教育。一个世纪过去了,日本的教育早已跨入现代化的行列,而我们基本上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阶段。”在杂志上,我们还看到另外一则报道,我国的教育代表团参加国际上某次教育现代化成果会议,竟然拿不出一套自己制作的系统化的录像教材。作为新中国的知识分子,我们的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作为具有影视制作经验、拥有高科技优势的文化投资公司,我们有责任为教育现代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也有人认为,教学录像带无非是找几个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拍一拍,投资小,见效快,几个月就干完了。何必苦苦干了4年多,还要承担数千万元投资的风险和压力呢?
这里还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文化教育投资有它本身的特殊性,它是一项对孩子们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事业。我们只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踏踏实实把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引入教学领域,哪怕花费再多的时间,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那种“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的做法是一种过分商业化的行为。匆忙制作出版的作品终归经不起时间的淘洗,必将失去长远的生命力。
一个导演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他的作品拥有最多的观众。九年义务教育全动画配套录像教材是为2.4亿中小学生服务的,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已经很幸运了。
去年,我们带着录像教材在湘西试教的时候,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能看上录像,把自己家里的电视机送给了学校。在他的带动下,花垣县5位县领导也都把家里的电视机捐献了出来。当我们离开湘西那土家苗寨的时候,听到大山深处传来阵阵英语儿歌,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党在关心教育,我们的各级领导在关心教育,我们的人民在关心教育,整个中国都在关心教育。我们为能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光荣的事业而无怨无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