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电化教育:执教育现代化之牛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0
第10版(教育)
专栏:小资料

  电化教育:执教育现代化之牛耳
罗旭辉
小学《自然》第五册“卵石的形成”这一课,要求实验演示卵石的形成过程。按照通常的实验方法,学生对页岩炸裂过程难以看清楚。如果利用投影器辅助教学,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投影器上面放上装有冷水的烧杯,将加热后的页岩很快放入烧杯中,使之炸裂,并缓缓沉入杯底。再将一块棱角突出的碎砖放入玻璃瓶中和其他碎砖互相摩擦,最后取出投影到银幕上,学生发现棱角被磨损,变光滑了……一句话,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将认知对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其实,这远不是电化教育(国外称教育技术)的全部内涵。中央电教馆馆长李鹏介绍说,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由普通学校电教系统、高等学校电教系统、成人教育电教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和计算机教育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其施教对象包括各个年龄阶段,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作为一门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即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效果)的科学,电化教育是对多年来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整体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突出个性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发达国家对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十分重视。日本六七十年代即以部颁标准的形式,规定电视机、录像机必须普及到中小学的每一个班级。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评价美国的教育系统“正在进入以新机器的巨大能量为基础的教育多样化时代”。
我国电化教育萌芽于二三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取得长足进展。硬件上,普通电教室发展相当快,有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计算机室的建设,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有的地区学校计算机的拥有量甚至超过了幻灯、投影。1996年,我国教育信息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也初步开通,联接了150多所高等学校和一些设备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中小学。软件上,各级学校十多年来制作了数以万计的各类电教教材,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一个以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为内容的电教理论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了以课堂播放教学法、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为内容的电化教学方法体系。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的地市、75%的县建有各级各类电化教育馆,许多乡镇也成立了电化教育站;44所广播电视大学“八五”期间累计培养高等专科毕业生64万人,中等专业毕业生15万人,各种非学历教育结业生500余万人;一支近20万人的电教队伍也已形成。中国的电化教育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受益人数最多的教育支持和服务系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