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壮大的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7
第1版(要闻)
专栏:迎接十五大特稿

  壮大的国力
本报记者何加正李建兴王政
您一定不会忘记这个镜头:1994年春节前夕,九十高龄的邓小平冒着风雨严寒,登上竣工不久的杨浦大桥,遥望建设中的浦东,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禁发出了“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的感慨。
其实,浦东只是十四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一个缩影。漫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令国人振奋、显国之实力的工程,真是数不胜数。
8月18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正式开标,大江截流进入百日倒计时。“高峡出平湖”,这个从孙中山先生起70余年的梦想与企盼,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菲律宾卫星。9月1日,“长二丙”改进型火箭又成功地将美国两颗“铱星”模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五六年前,高速公路只有在电视里或出国时才得一见,如今总里程已达3422公里;原先在老百姓心目中还很神秘的飞机,如今,每周有1.1万班次在祖国上空飞翔;昔日打个长途得去邮电局排队,如今我国城乡电话网总容量已突破亿门,居世界第二……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中国,这个曾经贫弱多病的巨人,如今真的开始体壮筋强了,中国人民终于开始享受到追随时代步伐的现代文明了。
短短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七,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然而,十四大以来的5年里,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创造和赢得了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国力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经济总量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央国家机关选出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在接受采访时说,“这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2.1%的速度增长,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远远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年均2%的增长率,在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测算结果,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位已由1991年的第十位上升至第七位。更为可喜的是,我们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采访中,代表们谈到,我国经济总体情况正呈现出以下特点: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5年中,能源、交通、邮电、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60%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此同时,农业连续两年大丰收,粮食产量接近万亿斤大关,肉类、奶类、水产品、水果、蔬菜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连续5年刷新历史纪录。第三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如果说以上是从宏观上、数字上向我们展现的一幅宏伟画卷,那么,很多代表谈起的亲身感受,则以具体事实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来自体育战线的代表说,过去我们除了重大国际赛事,很少有机会出国练兵,经费紧张曾是一大困扰,现在国际体育交流频繁,因为有了经济发展的支撑。来自医学界的代表说,我国的医疗条件过去一直很落后,现在你出门看看,医院的大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医疗设备也大为改进,差不多都是这三五年的事。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的代表也都同样感受良多。
我们的先辈们有无数的梦想,开国元勋们也曾提出很多目标,今天已经一样一样成为现实。辽宁省选出的十五大代表、鞍钢集团总经理刘玠,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39年前,中国人为了年产钢1070万吨的目标大炼钢铁,然而,违反经济规律的‘大跃进’使我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痛代价。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年产钢由1991年的7100万吨一下突破亿吨大关。”
目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中,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禽蛋、棉布、煤、钢、水泥年产量世界第一;发电量、化肥、化学纤维世界第二;大豆、甘蔗世界第三;原油世界第五。
随着交通、电力、通讯等“瓶颈”的基本缓解,以前被束缚的生产力如浩荡江水喷涌而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增强了“干大事”的能力。
一些同志谈到,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没有一定的实力,想和国际经济融为一体也不可能。综合国力的增强,终于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有了更多的主动权。5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由849亿美元扩大到1511亿美元。同时,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已成为同期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央国家机关选出的十五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谈起不久前出现的东南亚金融风波时说,“在这场金融动荡中,人民币币值稳定。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参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揽子援泰融资方案,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贷款。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综合国力增强,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代表们指出,我国的科技实力、资源实力、国防实力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5年来,我们共取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15万多项,其中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大型计算工程和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以重离子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超导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以航天育种、无性繁殖为代表的生物工程技术,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863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和“星火计划”顺利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1992年的30%提高到38%。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5年来,共扫除文盲2441万人,我国的文盲率由15.88%下降到12.01%;万人拥有大学生数由1992年的18.6人增加到1996年的24.7人;研究生数量也由1992年的29649人增加至1996年的59396人。
综合国力的增强带给国人的感受,不独表现在人们肉眼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上,还表现为国家整体形象的提高。国力带给国人的是自尊、自信、自强。
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原因有千条万条,首要的是坚持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综合国力的提高,引发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
让我们回到19年前改革开放的起点上。那时,面对艰难的经济现状,有多少人相信可以很快解决当时8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呢?又有多少人相信短短数年,可以和国际社会拉短距离?就是小平同志提出“两步走”、“翻两番”、实现小康等战略目标,不少同志也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今天,一切都超出了我们19年前的预料。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复深思?
5年、19年,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短短的一瞬。如果是平庸度日,这一瞬,会如过眼云烟,在人类历史上留不下任何痕迹。然而,我们这19年,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一切全是因为改革开放,全是因为坚持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湖南省选出的十五大代表、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在谈到综合国力的变化时,就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他说,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而前赴后继:本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其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终于使我们走近了几代人的理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贡献,怎么估量都不会是过分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河北省选出的十五大代表、邢台市委书记王建中的话匣子是从这句人人皆知的歌词开始的。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这一基本路线,才凝聚了党心人心,才有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十四大以来的5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代表们认为,最根本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结果。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把我国改革开放又带进了一个新的里程。
中央国家机关选出的十五大代表、财政部部长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刘仲藜对此感触极深。他说,财政收入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26亿元,1992年也不过3483.37亿元,到1996年已达到7407.99亿元,是1978年的6.54倍。财政收入的迅速提高得益于财税体制的改革。他深情地回忆起1994年4月1日,那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财税、金融、外贸、价格、投资、流通等重大改革项目同时出台。
中央国家机关选出的十五大代表、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李荣融谈起国有企业的变化时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从围着政府转改为围着市场转,在大胆探索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国有资产增加,实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提高。特别是国家重点抓的500家大型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盈利水平有很大提高”。
曾经饱经沧桑的中国,在世纪之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前面的路还很长
5年来我们在综合国力上取得的成绩,为整个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展望今后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的道路,曾培炎代表充满信心,“综合国力的提高,使我们摆脱了多年来物资短缺的困扰,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民生活从中得到了实惠;物质基础的增强,使中央宏观调控有了更多的手段;综合国力的提高还为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为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最根本的国情——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量上看,我国不少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但一背上12亿人这个庞大的“分母”,我们的人均指标就只能位居中游。比方说,我国的人均GDP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甚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另外,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还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经济增长仍未摆脱粗放经营为主的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企业活力、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国民素质、反贫困等方面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正如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讲话中强调的,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前10年,是我国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面对差距,面对难关,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
人们坚信,中国的综合国力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