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共和车轮重新滚动——澳大利亚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0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共和车轮重新滚动
——澳大利亚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澳大利亚议会朝野各党经过数月舌战,最近通过了联邦政府提出的召开共和问题宪政会议的提案。共和的车轮在停驶一年多后又重新向前滚动。
去年初大选期间,工党在共和问题上提出挑战,而联盟党以柔克刚,拒不直接应战。但为争取有共和倾向的选民,霍华德许诺说,在此问题上,他将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由人民来作出决定。联盟党执政后,霍华德总理表示:虽然他本人是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并认为现在的政体运作良好,本无需改变,但他不愿违背竞选诺言,为此提出了政府方案:首先召开一个由152位代表组成的人民宪政会议,就是否实行共和进行讨论;如果会议得出共和的结论,第二步则是举行全民公决,如果会议未达成共和结论,那么再就此问题举行一次全国性民意投票,如果民意趋向共和,最后再举行全民公决。
今年6月,政府将已在众院通过的宪政会议的选举提案送交参院审议,谁知却在意想不到的枝节问题上卡了壳。原因是,按政府的提案,有一半的代表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另一半则通过选民自愿性邮寄选票的方式选举产生。
工党和民主党等非执政党参议员认为,由政府任命不够民主,不能说是给了人民以充分的发言权;更不可接受的是投票方式违背了澳的选举常规,开了危险的先例。因自1924年以来,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全体选民强制性投票的办法,合格选民无故不参加投票要被处以罚款。
由于政府在参议院中差一席不够多数,因此在6月中的第一次投票中,提案未获得通过。但联盟党坚持己见,于6月下旬又将提案原封不动地再次提交表决。在反对党将投票修改为强制参加后,提案获得通过,但这又未被政府所接受。于是共和列车一时驶入了死胡同。
议会于8月末复会后,政府再次将原提案提交参院,全国共和运动主席特恩布尔不得不向反对党发出呼吁:政府的方案固然不可取,但有半块面包总比一点儿也没有要好,如不接受政府的提案,就上了根本就没诚意实行共和的人的当。在这种情势下,一名独立议员和一名绿党议员两弊相权取其轻,投了赞成票,这才使政府的提案获得了通过。
接着9月初政府公布了早已拟好的任命36名代表名单。联盟党政府称,该名单包括了各界不同观点人士,有广泛代表性。但反对党认为保皇派人士占多数,表示不满,要求重新考虑任命,被政府驳回。另外40人将由联邦议会和各州官员组成。其余76名代表将在全国通过自愿邮寄选票在年底前选出。制宪会议将于明年上半年召开,如会议就共和问题达成了共识,全民公决将于2000年前举行。因此,能否像共和派希望的那样赶在奥运会或澳庆祝建国100周年之际实现共和,是颇多疑问的。但无论如何,共和列车总算重新启动了,它虽然行驶得艰难缓慢,受阻时还会停一停,但倒退却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多次民意测验表明,除仅有47万人口的塔斯马尼亚州以外,其他各州主张共和的人都已远远超过君主立宪主义者,此其一。其二,联盟党内部也有很多共和主义者,就连自由党新州领袖也认为共和只是时间问题,呼吁霍华德总理顺时应势。其三,是非英国移民在逐年增加,移民构成在发生变化,与英国的情感日渐发生疏离;与此相反,澳与亚洲联系却日益紧密,澳大利亚政府也一再表示愿意作为亚洲的一员而不是欧洲的一员参加亚欧峰会,面向亚洲已成为两党共识,被正式确定为国策。因此,舆论认为,加快共和进程,尽早确立自己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有利于为亚洲所接纳。
自宪政会议提案通过之后,目前共和运动和君主立宪运动各派力量都在运筹帷幄,准备展开一场强大的全民宣传战,为今年底的代表选举和明年初在宪政会议上一较高低积蓄力量。(本报堪培拉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