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十五大的魅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0
第2版(十五大专版)
专栏:十五大感杯

  十五大的魅力
蒲坚
1997年的金秋,既是喜庆丰收的季节,更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正因为它是一个不寻常的9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迎接党的十五大的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有心人不难发现以往鲜见的一道道风景线:在宾馆、商场装饰门面,通衢大道张灯结彩的热烈、隆重背后,涌动着更为内在、深沉的热烈;在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迎接盛会的同时,普通百姓也表现出发自心底的政治激情。
于是,便有了这样难以忘怀的情景:耄耋之年的老将军将珍藏65年的党证首次见示于人;年轻的女教师带着儿子上街清洗节日前的护栏;公共汽车的司售人员在车厢内挂起五颜六色的小三角旗;家乡父老特意打来长途问讯“光辉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收不收他们靠高科技种出的大南瓜。据敏感的“老记”们的查访,人们聚叙时最热门的话题是十五大,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是“旗帜”。
党的十五大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这是因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华大地深深扎了根。亲历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懂得:近20年的改革,近20年的创业,中国经历的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靠的是这一光辉理论的指引。“旗帜指引前进方向,旗帜凝聚党心民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强国富民之路,是我们事业的主心骨。”人们的谈论可能不像理论家那么严谨,却反映出高举伟大旗帜不动摇的共同信念。当大家从各种新闻媒体中得知,十五大将以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而载入史册时,怎能不欢呼雀跃,额手称庆呢?
这是因为,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的中国人民,殷切希望播撒下获得更大丰收的希望。一位村党支书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改革开放快20年,我们身边是一年一个样,从吃穿住到思想观念,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看着这些实实在在、想都不敢想的变化,我们认定邓小平同志指引的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现代化的唯一的正路。”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走下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处于世纪之交的党的十五大,确定这样一个主题,顺乎时代潮流,合乎党心民心。政通则人和,众志可成城。20世纪是中国大变革的世纪,21世纪无疑将是中国大发展的世纪。
因此,1997年这个不寻常的金秋,既是喜庆大丰收的季节,更是播种跨世纪新希望的季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