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你读过安部公房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你读过安部公房吗?
杨伟
中国读书界知道大江健三郎的人不在少数,这大约得归功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可在日本,当我和知识界的朋友聊起日本的现代文学时,他们更爱问的是:“你读过安部公房吗?”日本朋友认为,对于战后日本文学而言,安部公房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从他的小说《墙》赢得1951年的芥川奖之后,他便一直是日本文坛先锋派作家的旗手。安部的作品在海外、特别是在欧洲有广泛的影响。《砂女》在法国曾获最优秀外国文学奖,据此拍摄而成的同名电影也获戛纳电影节大奖。可以说他是最早拥有世界知名度的日本现代作家。安部一生荣膺的奖项之多也是日本作家中首屈一指的。据说大江健三郎闻知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自己的时候,他首先的反应是: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在,这个殊荣应该是属于他的。大江健三郎的这番表示,固然含有自谦的成分,但也说明他对安部的崇敬,以及安部公房在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历史地位。
安部公房1924年3月7日生于日本东京。他的父亲是位医生,母亲是作家。移居中国后,他父亲在沈阳满洲医科大学任教,公房是在沈阳读的小学和中学。1946年日本战败后,才与母亲一起返回日本。1948年安部从东京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饥饿同盟》、《他人的脸》、《燃烧的地图》、《箱男》等作品的陆续问世,使他成了日本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在戏剧方面,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有《捕捉奴隶》、《快速船》、《幽灵在此》等。
安部公房以讽刺、幽默和象征等多种手法,描写了现代社会中孤独、变态的人物。但他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他对于丧失故乡并不哀叹。无论现实是何等不合理的存在,变成何等坚硬的墙壁,安部公房笔下的主人公都不走回头路,而是正视这堵墙,与之斗争,毫不畏惧地踏入到墙那一边的未知领域,从而证实了人类精神的自由。这或许便是安部文学的魅力之所在。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1992年的冬天赴日本法政大学师从日本著名评论家立石伯教授研究日本现代文学时的情景。有一天,天气很冷很冷,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从10层楼上的教室往外望去,远方所有的景物都被隐没了。仿佛世界已经冻结了,死去了,唯有大雨化作了一堵墙,一堵挡在我们面前的厚墙。那天,教授突然改变了原订计划,问道,“你读过安部公房吗?”一阵沉默之后,他说道:“今天我们来谈谈安部公房的《墙》吧。”那天的课讲得生动极了,我能感到教授的声音穿破了那大雨的墙壁,飞向了远方。
这个夏季过后,我想会有很多的人读过《安部公房文集》中译本,会有很多的人记住安部公房这个名字的。因此,我想,嗜书的朋友这时相逢或许会问:“你读过安部公房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