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新生入学第一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2
第7版(国际)
专栏:特写

  新生入学第一课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刘刚
9月1日,俄罗斯所有学校开学。记者驻地附近的莫斯科1133学校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上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教学楼前的台阶被布置成舞台,其上方飘荡着几十个五颜六色的大气球,左面是莫斯科大学主楼巨幅水彩画,右面是克里姆林宫水彩画。莫大是俄罗斯最高学府,人们心目中神圣的知识殿堂;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校方这般布置意在让孩子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树立起攀登知识巅峰的目标;从此刻起就懂得要把祖国放到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9月1日,对每个有孩子入学的家庭来说也是个重要的日子。一个7岁女孩由家长陪同走进校门。女孩手里拿着鲜花,准备献给老师。爷爷替她拿着旱冰鞋,奶奶拎着她的外套和书包,妈妈为女儿再次整理衣服、发式,爸爸正跑前跑后用摄像机摄下女儿第一天上学的所有“纪念性时刻”。
“第一堂课”正式开始。随着铃声,九年级“老生”每人领着一个一年级“新生”走进教室。教室里,“老生”嘱咐新生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新同学围坐一圈,老师把事先写好的名字挂到每个孩子的胸前:“我们的第一堂课是相识。现在我要检验一下,看谁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最好。”说完,她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站在前面,并用手遮住那个孩子胸前写有名字的卡片问:“谁知道这位同学叫什么?”孩子们都抢先回答,并都努力识别、记住其他人胸前的名字。这堂课一共15分钟,孩子们不光相互认识了,而且还学会了用字母拼写人名。
随后,校长别杜达娃亲自带领同学们参观学校的礼堂、体育馆、音乐教室和各种实验室等。然后,别杜达娃校长把同学们领到了操场。只见各个角落里挂着“旱冰赛场”、“绘画展览”、“小小音乐会”、“文学天地”等各种醒目的标牌。一年级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各个组的活动,他们都拼命表现自己,把上学前学会的本领全盘端了出来。眨眼间,学校操场上出现了几十幅大型粉笔画,刚做好的纸飞机已满天飞舞。最后,老师把优胜者请上了一辆披红挂绿的马拉彩车,每人发了一顶带有“优胜者”字样的帽子和一个大气球,他们在全校师生和众多家长面前绕场一周。同学们脸上那股神气劲和家长脸上的幸福表情告诉我,这“第一堂课”该有多么成功。(本报莫斯科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