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去国未改中国心——记旅澳华人画家姚迪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人物春秋

  去国未改中国心
——记旅澳华人画家姚迪雄
李学江
不记得有哪一位近现代中国画家曾获得过如此多的国际承认:1988年,他的巨作《双百袋鼠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至今无人打破;1992年,他的名字被分别收入美国和英国的《世界杰出人士前500名》;同年,获美国终身艺术成就金人奖、英国世界智慧成就奖;1993年又获英国20世纪艺术成就奖;同年又获美国卓越艺术贡献金钥匙。他的名字被载入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传记词典》、美国传记学院《国际杰出人物词典》……
他就是旅澳华人画家姚迪雄。虽然早就听说他是著名的华人画家,画的是中国画,可是在墨尔本举行的“上海图片展”上同他不期而遇时,我还是吃了一惊——这高大的身材,卷曲的头发,高高的额头和深陷的眼窝,分明是地道的外国人;当我期待着他用外语与我交谈时,他却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语。
他那么朴实,又那么热情,所以我们一见如故。他幽默地对我说,我这个人和我的画一样,都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原来,迪雄先生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俄罗斯人,迪雄出生于新疆,成长于生产建设兵团,天山的雪水哺育了他的情怀。有趣的是,他在30岁离开中国前学的是西画,而30岁离开中国后画的却是中国画。他笑着说:“从人生到艺术,这都应了中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句老话了。但无论我是中俄混血儿,还是澳籍华人,都改变不了我的这颗中国心。”
那幅使他名扬世界画坛的《双百袋鼠图》,就是一幅吸收了某些西画技法的中国画。所以,在1985年3月,当迪雄完成这幅惊世杰作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回报养育自己成人的故乡。于是他把首展选在中国美术馆。此后,这幅巨制先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共展出近60次,还被澳大利亚政府推选为“亚太地区旅游大会”和发现澳洲200周年庆祝活动的特别节目,在其他国家隆重展出。每次展出,当人们发现这竟是一幅中国画时,往往惊得目瞪口呆,继而发出不迭的赞叹。这不仅仅是为其画面的恢宏所征服,而且为其艺术的精湛所倾倒。让迪雄欣喜的是,这些展出为中国画跻身世界画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名马出天山。马是迪雄绘画的主要题材和最高成就。他的马一如赵朴初所题:“栩栩如生,磅礴欲出”,被视为神品。他的两幅马画和赵老的题词,在悉尼展出时被人盗走,成为轰动全城的大新闻。台湾省《世界论坛报》的美术评论还将徐悲鸿的马与姚迪雄的马作了对比:“徐的马轻俏、俊逸、灵活;姚的马剽悍、顽强、雄浑。”徐悲鸿的女儿在看完画展后写给迪雄的信中也说:“特别喜爱您的人物写生和各种姿态的奔马,既写实又有个性,奔放、有力、给人以振奋。”他创造的《百马图》、《悟空牧马图》、《立地生风》、《一跃千里》等画,都已成为珍品。据认为,在中国近现代画史上,徐悲鸿之后,未有敢仰其项背者,而独迪雄敢于策马狂追,甚至于能与之并驾齐驱,何也?迪雄5岁时即被抱上马背,12岁便已成为马上健儿,此后虽三次马上遇险,而爱马之心未改,画马之笔未辍,天山之情未泯。
生于天山,长于天山,心自然也系于天山。走进迪雄的画室,只见四幅骏马图墨迹未干。一幅的题款是:“拼搏”;另一幅的题款是:“坚强不屈”。他告诉我,这四张画都准备献给最近新疆雪灾震灾中救灾最勇敢的集体。言谈之中,他不时流露出对新疆、对故国的一往情深。近几年来,迪雄为十几个受灾省区和希望工程捐画累计150幅,价值300余万元,仅去年一次就捐献了35万元之多,用其中一部分在新疆建立了一座希望小学。看着他那被书画堆得满满的总共不足3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看着他那辆刚买不久的二手车,看着他在那没有空调热得透不过气来的斗室中为故乡的灾区作画,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他因创造《袋鼠图》而得了肩周炎,眼下夫妇二人靠澳政府的病休金维持生活,迪雄不肯为改善生活卖画,他夫人莉娜也十分理解他,甘愿与他过清贫生活。迪雄对我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般不得不画两种画———吃饭的画和心灵的画;一旦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他就要全身心地去画心灵的画。如果为追求财富而画,画家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被画商牵着鼻子走,从而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人品和画品,他的画也就再没有多大的艺术价值了。
目前,迪雄正整日伏案,呕心沥血地创造百米长卷《澳洲魂》和《2000袋鼠图》。问其目的何在,他笑答曰:既是为反映澳洲土著人的生活和历史而创作,也是为提高华人社团在澳的地位和声望而拼搏;既是作为向2000年奥运会的献礼,更是为在国际画坛上展示中国画的恢宏与极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