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寻访布鲁诺遗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寻访布鲁诺遗踪
沈大力
在大诗人歌德眼里,威尼斯是一座海狸垒起的水城,贯穿着177条运河,筑有400个石桥,其中里亚尔朵桥最显。由此拱桥上凭栏放眼大运河,但见两岸楼殿鳞次栉比,一艘艘汽船在碧水上冲起白沫,激浪拍击着座座宏丽宅第的石井栏。朝霞夕烟,景色迷人之致。
一到威尼斯市里,好客的东道主就将我们安置进大运河边的里亚尔朵旅馆。开轩面水,里亚尔朵桥近在咫尺,离圣马可广场也只有5分钟路。不过,笔者来威尼斯,并非闲逛猎奇,而是有心专寻先哲乔·布鲁诺遗踪的。
经几番查询,我获悉乔·布鲁诺的故居在莫切尼哥宫,就向一位当地人打听前往途径。
“您想走最短的,还是最漂亮的路呢?”威尼斯人颇有生活哲理意味地问。
“既是最短的,又是最漂亮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好,您从这儿坐汽船去。”对方笑笑,伸手为我指点前程。
我在里亚尔朵桥附近的码头乘公共汽船,确信选择了一条最优美的捷径。一路上,我目不暇接地欣赏水都风光,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跳下船,我步行至莫切尼哥宫殿。听人说,此乃一哥特式殿堂群体,其中卡萨诺瓦和卡萨威契亚自17世纪合二而一,遂成今之状况。据说,乔·布鲁诺在这之前曾寄居于此,但现在已无任何迹象了。
虽如此,我并没有远来扑空的失望感,而移目河对岸帕尔荸宫下静淌的逝水……在巴黎所看意大利影片《乔·布鲁诺》中这位科学英烈的伟大形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6世纪末,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来到威尼斯,跟为他提供住宿的贵族莫切尼哥在眼下这座宫殿里发生舌战。莫氏系威尼斯富豪,慕布鲁诺之名,以为这位哲学家惊人的记忆力来自一种魔术,把他请至家中,想用金钱从他口中换取统治“群氓”的秘诀。布鲁诺痛斥莫氏的贪婪权欲说:“你的生活这样奢华,可是穷人却一无所有!”莫氏恼羞成怒,猛然又意识到他想利用的这个“巫师”对贵族统治构成威胁,于是去向宗教裁判所告密。
1593年2月17日,应红衣主教萨尔多利要求,布鲁诺被逮捕并引渡罗马,关进教皇监狱。赤裸裸迫害一个驰名欧洲的大哲学家,在罗马教廷内部不免引起忧虑。教皇也因公众反应而不安,让人争取布鲁诺公开弃绝他关于宇宙无限和天体自然运行的理论,以免除极刑。一些神父找布鲁诺交谈,说依他的天资,倘若重新皈依宗教,苦心钻研教条,肯定会高升罗马教廷。布鲁诺坦率地说:“我的思想难以跟圣经调和。”
布鲁诺才华横溢,但并不是超脱尘世的“救星”,当从囚车窗口看到一位妇女被当成“女巫”追逐,活活烧死的惨状时,他闭目想象自己被烈火烧焦的情景,心里剧烈地斗争。他想活下来,继续传播科学真理。可是,他的性格那般倔强,不能屈服于黑暗势力。在监牢里,他热情地呼唤:“呵!真理的太阳!”这时,一位青年来见布鲁诺说:“你的思想已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听了这话,布鲁诺感到莫大慰藉,叮嘱那位青年道:“愿你继续走远离上帝的路。要远离上帝,远远地离开他!”
7年过去了。经场场激烈辩论,钻研入微的神学家们被驳得理屈词穷,可大主教罗伯特·贝拉赫曼仍主持宗教法庭,布鲁诺被判处火刑。
布鲁诺被绑赴刑场,活活烧死了。他给执迷宗教的虔诚信徒留下一个“异端”的可怕名声,可那闪耀科学光辉的思想永远照亮真理的征途。
布鲁诺死后,他的朋友伽利略创造出天文望远镜,科学地证实了布鲁诺关于宇宙的预想。害死布鲁诺的罗伯特·贝拉赫曼大主教又来迫害伽利略,强迫他当众否认哥白尼、布鲁诺创立的科学理论。可是,一脱离宗教法庭的魔掌,伽利略又为科学精神鼓舞,顽强地说:“地球在转!”
是的,地球在转!一切黑暗势力都不能永远遮盖真理的太阳。
离开莫切尼哥宫,我去瞻仰乔·布鲁诺的雕像,感悟先哲的英气,切感水都精神始出,令人心骨皆爽……
当天中午,威尼斯电视台几位记者赶来采访,特请我对他们讲几句祝愿的话。
“在你们美丽的城市”,我对威尼斯电视观众说,“一位中国作家感受着布鲁诺这位真理斗士的贤远高风和他对一个芳菲世界的憧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