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请接受中国人民的敬意——南京北京盛情接待拉贝外孙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7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请接受中国人民的敬意
——南京北京盛情接待拉贝外孙女
本报记者刘华新
赖因哈特夫人来了!曾经拯救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生命的“南京辛德勒”的外孙女、这位曾亲赴纽约向世界公布拉贝日记并因此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德国女士来了!消息顿时传遍了南京。
赖因哈特夫人去年12月公布的拉贝日记,是记载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珍贵史料。中国史学界认为,这是“近年发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中外证人资料中,保存得最为完整、数量最多且最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史料”。
从此,人们就期待着赖因哈特夫人,期待着见到这位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的德国女性,期待着通过她向拉贝先生表示敬意。
南京市委书记王武龙、市长王宏民在会见她时,代表520万南京人民对拉贝先生60年前的义举表示感谢。他们说,60年前,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的约翰·拉贝先生,出于正义感和同情心,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而出,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保护了20多万市民免遭日军迫害,并在日记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日军暴行。拉贝先生将永远为南京人民所铭记。
南京市政府为了感谢赖因哈特夫人,以市长名义精心制作了一个很大的感谢状,感谢词镀金:“为了坚持人类的公理和正义,您将约翰·拉贝先生的日记(复印件)及其墓碑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颁此状,以表谢忱!”
李秀英来了,夏淑琴来了,潘开明、丁永庆……来了。他们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其中好几位是曾得到拉贝救助的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60年,尽管赖因哈特本人并未见过他们(当时她已先于外祖父离开中国),但她还是认出了其中的李秀英和夏淑琴,因为拉贝在日记中清清楚楚地记叙过她们的遭遇。日记第六卷第二册附有80幅图片,图5中的人物就是李秀英。拉贝在图片说明中写道:“这位19岁的妇女在安全区得到了保护。她正处在怀孕期第7个月(准确地说是6个半月),怀的是头胎。当一个日本兵要强暴她时,她奋起反抗,被这个日本兵用刺刀在脸上狠狠地捅了19刀,腿上8刀,下腹被刺了2英寸深。因此,她被送到鼓楼医院后流产。现在她已养好伤口,身体复原。”第二十二至第二十四幅图片记叙的就是夏淑琴,当时她才8岁,全家都被日军杀害了,只有她和3岁的妹妹幸免。日记说,夏淑琴和妹妹在妈妈的尸体旁呆了14天,靠残留的一点点大米充饥。拉贝得知后,将姐妹俩安顿下来。望着救命恩人拉贝的后代,两位中国妇女只说了一句“拉贝救了我”,就哽咽地抱住赖因哈特夫人,再也说不出话来。
在南京,赖因哈特夫人为“约翰·拉贝文献资料展”揭幕。赖因哈特夫人一再说,拉贝当年毅然地站在处于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一边,就是要“回报”这个30年如一日“善待”他的民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现在南京人举办这个展览,再现拉贝保护他们先辈的事迹,隆重纪念拉贝,也正是要回报拉贝。
赖因哈特夫人还回到了她儿时生活过的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中德友协会长王殊亲切会见了她。著名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向记者回忆了50多年前她与拉贝先生的交往。她说,她当时在柏林的西门子公司工作,得以结识已经回国的拉贝。拉贝经常邀请她到家里做客,她因此亲眼看到过拉贝正在整理中的日记。当有人误传拉贝的日记中没有图片时,她曾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亲眼看到了他附的图片。我当时虽然没有照相机,更没有摄像机,但我是科学家,科学家不说假话。”83岁高龄的何老亲自赶到友协与赖因哈特夫人见面,用德语亲切地交谈。她说,“我是第一个看到拉贝日记原作的中国人,那时候你还是个几岁的孩子。拉贝能写出来,拉贝后人能冒着危险保存下来,真非易事,我对你们表示钦佩。”
还有难以数计的普通中国人都对赖因哈特夫人充满了敬佩。在北京的老舍茶馆,当主人知道她就是赖因哈特夫人时,特地送给她一个铜茶壶作留念。在离开南京前的那个晚上,她到夫子庙晚晴楼就餐,在场的顾客得知她的身份后纷纷走过来,向她敬酒,与她合影。一位银行职工还立即买来两盒月饼,送给她及陪她来华的丈夫。这位职工还动情地对她说:“我特别敬重拉贝,也特别敬重您,现在正是中国的中秋节,送您们两盒月饼以表达心意。”
中国的10余位专家学者还与赖因哈特夫人举行了座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椿年说,座谈目的之一就是“要向拉贝、向赖因哈特夫人表示我们中国史学界的敬意”。
是的,这是中国人民的敬意!对于一个反对战争、拯救过中国人生命的异国人,中国人民是永志不忘的!
(附图片)
在北京灯市口大街75号(现中科大厦)前,赖因哈特夫人说,当年这里曾是西门子公司在华驻地之一,她的父亲和外祖父都在这里工作过。
刘华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