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莒南苹果缘何畅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1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整

  莒南苹果缘何畅销?
王玉志
山东省莒南县去年40万亩苹果喜获丰收,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国苹果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这个县1.7亿多公斤苹果仍然畅销,还出口125万公斤。秘诀何在?
抓了多年果业生产的县长助理、县农办主任滕绪平,深有感触地说:苹果也要创牌子,名牌是通向市场最好的“介绍信”。
近年来,面对苹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莒南县委、县政府把抓果品质量放在首位,提出果品生产管理与先进技术接轨,果品质量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要求,号召果农“宁要一个优质果,不要一筐劣次果”。为此,县政府专门下发了《经济林开发与管理技术规程》,并在全县推广配方施肥、覆草、铺反光膜、套装、疏果等20多项果树管理新技术。
前些年,莒南县农民对市场规律认识模糊,每年苹果刚进成熟期,他们就急着摘苹果卖,结果红富士苹果被卖成了“青”富士,损失不小。这几年,县政府每到初秋,就三令五申不准早摘早卖。这些措施,使莒南的苹果创出了省优、部优牌子,引来大批客商上门。
有了好的果子,如何引来更多的客商?县里注重抓市场建设。笔者来到相邸镇南甘霖村时,正有两辆江苏、安徽的货车拖着满车苹果驶出村庄,村委会大院里人来人往,满院子摆着各式各样苹果箱子。村党支部书记王言法介绍说,前些年,他们跑到大城市卖苹果,如今则把外地客户请到村里,实行包质量、包安全、包吃住、包装车、包信誉“五包”政策,宁可得罪村民,也要让外地客户满意。因而这个村的客户都是回头客、老客户,到时候就来了。村民杜农林说:“俺村多数户今年苹果收入都在2万多元,客户上门不愁销。”
还在去年夏,县乡领导们就预感到苹果市场不容乐观。因而抓销售动手早、行动快。县乡都分别成立了苹果销售领导小组,专门研究苹果销售的大型会议就召开了三次。县长王友忠介绍说,县里号召并鼓励县乡干部和农民,各显神通,千军万马跑销售,要求乡镇拿出1/3的人力抓销售。同时实行优惠政策,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准设关卡,一切为苹果销售开绿灯。仅苹果一项,去年全县农民收入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前年增加400元,达到2000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