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教委主任的家门——叫不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1
第11版(教育)
专栏:学苑秀木

  “教委主任的家门——叫不开”
赵克勤郭宝红
“教委主任的家门——叫不开”这是近几年在河南省开封县的干部群众中流传的一句话。
开封县教委主任王家友住在县一中家属院里。他家的门晚上6时以后,任谁也叫不开,拍铁门、按门铃、大声喊叫,从门缝里看着屋里有灯光,就是没人应。1994年3月,王家友刚当教委主任的第二天晚上,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从乡下来找他,敲了好半天也没敲开门,气得从此不理王家友。
王家友听说以后,很无奈地笑了笑。他说我管着全县384所学校,7000多名教师,每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几百人,民师转正几百人,还有教师评先进、晋级、工作调动以及学生升学等,有很多人找我办事,他们总是带些礼品来,家里只要一开门,拒收礼品困难就大了。所以他在门上写了一行字“找王家友请到教委,家访一律不接待,敬请谅解”,并告诉爱人和孩子,晚上谁来叫门都不开。不用问是谁,陌生人不开,熟人也一样不开。
王家友的家门敲不开,他办公室的门却经常敞开着。传达室的老同志张茂仁说教委院100多号人,差不多每天数王主任来得最早,晚上11时之前没回过家。王家友的办公室有一个木条连椅,夏天中午他躺上休息,天冷了就铺上条被子。中午没回过家,虽然回家骑车用不上10分钟,他说回家太耽误工作了。几天几夜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1995年10月河南省政府对“两基”工作验收的一个月时间里,王家友在办公室吃了两箱方便面。王家友有腰疼病,但是他规定,下基层7.5公里以内都要骑自行车。一次他腰疼得扶着墙走路,仍然骑车下去,办公室的同志带汽车赶上他,他又让车拐了回去。在他的带领下,教委党委成员和各股室工作人员每年都骑车下乡数十次。
王家友下乡也好,在机关办公也好,晚上仍然在办公室处理一个接一个的事务。1996年11月下旬,王家友感冒发烧,嘴上、舌头上起了许多水泡,话都说不清,白天忙了一天,晚上还是和以往一样接待商量工作的,汇报问题的,请示事情的,一个接一个。每天晚上10时以后来访的人走了,他开始阅读当天的报纸,把好的经验和方法摘录在笔记本上,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在各种场合的发言,王家友都能赢得满堂喝彩。
工作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基”专业队,“两基”“龙虎榜”,职业教育生源论,教学“四评”等许多行之有效的办学方法。
公生明,廉生威,在开封县各单位、各部门,凡是提到王家友的人都竖大拇指:“有能力,是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开封县教职员工励精图治,奋勇拼搏。1995年,开封县“两基”工作率先通过省政府验收,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居开封市五县之首,县一职高升格为职业中专。1996年,开封县被评为河南省“两基”先进县并推荐到国家教委,还被评为河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县、“五项督导”先进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