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探索综合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9-12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探索综合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课题
张汉湘黄起海杨武军
中国计划生育的成就举世瞩目。从1970年到1996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近一半,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减少2/3,全国累计少出生3亿人口。我国仅用20多年便走完了发达国家用100年左右才走完的人口发展路程。与此同时,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人口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下的特殊命题
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人口再生产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实行市场调节。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靠经济高度发展来引发人口出生率的自然下降。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仍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一面是国家经济计划职能和行政手段的淡化,一面是对人口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既要确保人口控制目标实现,又要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需要把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与家庭、个人的眼前利益统一起来,把社会制约与利益导向结合起来,寻找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的交会点,形成一种新的人口管理机制。
顺应这一时代要求,1995年国家计生委在总结计划生育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实行“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三不变”就是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变。“三为主”就是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三结合”就是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两个转变”就是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这一思路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融合,走上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三结合:让少生者快富起来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这是80年代后期安徽金寨、湖北英山等地农民中流传甚广的一句口头禅。这极富诱惑力的语言,使市场经济大潮中渴望富裕的农民,对计划生育有了崭新的认识。1991年,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临海镇把计划生育农户组织起来,创立了第一个“少生快富合作社”。三年后,各种以少生快富为宗旨的合作社、专业联社和经济开发公司在盐城市猛增到5900个,少生快富邻里小组和帮富对子发展到36万个。群体的力量加上政府的扶持,使计划生育农户人均收入比其他村民高出500元至1000元,很快走上了富裕之路。而在此期间全市人口出生率由22.93‰降至9.35‰,计划生育率提高33个百分点,因计划生育而发生的干群纠纷减少近八成。
盐城经验不胫而走。许多地方纷纷发挥计划生育家庭拖累少、人均生产资料相对较多的优势,将当地发展项目、资金、技术等向计划生育农户倾斜,引导其少生快富。同时,把计划生育与建设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计划生育“三结合”的思路。
“三结合”的推行,使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找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结合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的交会点,激发了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在这些地方,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走出“天下第一难”的困境,得到群众越来越多的理解与支持。
与扶贫联袂:遏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我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难,贫困地区更难。1995年,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平均人口出生率高出全国平均值近两个千分点,同时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比例高出8个百分点,残疾人口比例高出近3个百分点。这不仅加剧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增大了扶贫开发的难度。不少家庭通过政府扶持解决了温饱,但由于多生孩子,生活水平又返回到贫困线以下,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近几年有些贫困地区把农民对脱贫致富的强烈企盼与少生优生联系起来,在组织各级各部门定点帮扶的同时,引导其合理控制家庭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有的把扶贫资金向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好的地区倾斜,将扶贫贷款、扶贫开发项目优先安排给计划生育农户。有的优先对计生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有的在开发式移民和劳务输出中优先照顾计生户。贫困地区群众注意力开始转到少生孩子快致富上来。
四川省“八五”期间在贫困地区培养出一批少生孩子快致富的典型,1995年全省贫困地区计划生育率达到82.45%,贫困人口由1978年3400多万减少到830多万。安徽省把计划生育纳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17个国家级贫困县1995年人口出生率比1990年下降近8个千分点。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联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成为促进贫困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杠杆。
优质服务: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不少地方的计划生育工作比以前更深入细致了,服务内容更宽、更规范了。这是1995年以来计生系统开展优质服务试点工作带来的新气象。在城乡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单纯完成人口计划,而是扩展到围绕家庭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新婚、怀孕、避孕、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到养老保障的全程服务。计划生育人员为群众发放避孕药具,指导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方法进行“知情选择”,定期随访、跟踪服务计划生育手术接受者。许多地方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还热情为育龄夫妇家庭提供妇女和婴幼儿健康检查、常见病治疗等多种服务。在宣传教育中,计生人员也不再只是简单说教政策、法规,更侧重于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知识。这些服务给实行计划生育的广大群众带来极大方便与实惠,也带来计划生育工作形象的改善,基层干部称它开创了计划生育“工作顺手群众顺心,干部高兴群众满意”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