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14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张海宽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必须充分依靠群众。
  海城是全国综合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同时又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之一。在海城的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正是始终如一地坚持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基本观点,才取得了工作上的重大突破。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们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市城乡的广大干部认清形势,支持改革,出现一批干部让权、让位、让编的喜人局面。在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的同时,我们市委又从稳定社会、稳定民心、服务百姓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坚持为群众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早在1996年1月,市委就把市属工业离退休职工工资问题当成重点工作来解决。市委要求:在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工资没有发放时,所在系统的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和机关干部不能发放工资;农村乡镇离退休干部、教师的工资没有解决,乡镇党政机关工资不能发放,并把它作为一项严肃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提出来。
  在海城,为了真正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1996年,为了改变海城的城市形象,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老城区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为了解决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我们一方面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论证,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在全市开展了“市民建言”活动,结果收到市民的合理化建议60多条,为城市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先决条件。在城改动迁过程中,几百户居民无一上访。今年“五一”期间,我带领有关人员连续两天冒雨走访了三轮车工人、修鞋匠、服务员、种田能手、个体业主等一线劳动群众,高度评价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拿到了“生存文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我们市委一班人要求全市公职人员,要坚决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的社会地位,决不容忍任何一个党政机构中的公职人员因个人的失职行为、个人的贪污贿赂行为、腐败行为以及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我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海城营造一个最为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使百万海城人民在改革中受益,在开放中受益,在发展中受益。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海城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