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买锭、卖锭、转移、串换……在纺织结构大调整的压锭过程中,有人钻政策空子、骗财政补贴。如今,国家有关部门严正警告——压锭不能做手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20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买锭、卖锭、转移、串换……在纺织结构大调整的压锭过程中,有人钻政策空子、骗财政补贴。如今,国家有关部门严正警告——
  压锭不能做手脚
  本报记者 彭嘉陵
  今年以来,纺织压锭全面铺开,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上半年已压缩淘汰280万落后棉纺锭。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压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纪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企业擅自新增棉纺生产能力,转移、转卖落后棉纺锭,压锭销毁过程中隐藏落后棉纺锭,与非国有企业串换落后棉纺锭等。
  据了解,目前已接到各类举报40多起,已查处8起。主管纺织压锭的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对记者说,对压锭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顶风违纪不容忽视
  国家规定,压锭期间,不论何种所有制企业,都不允许新上纺锭;纺机厂不许再销售棉纺细纱机;压锭淘汰的锭子不许转移、转卖、串换(将压缩淘汰纺锭与其他企业纺锭——一般是更落后的纺锭——交换)。但一些乡镇、私营企业却敢顶风新增纺锭,个别纺机厂和压锭企业顶风卖锭、移锭、换锭。
  上海达丰棉纺厂1996年9月全面停产,1997年9月在未向主管部门申报的情况下,擅自与江苏江阴博盛紧固件厂签订了出售12台淘汰棉纺细纱机的协议书。今年1月,在纺织压锭开始后,江阴厂到上海达丰厂提设备,后又将设备转移到宜兴芳桥镇私营企业方盛针织有限公司。
  江苏康妮集团公司为江阴市陆桥镇镇办企业,1996年向江阴动力机厂订购了24台计1万锭细纱机,因资金问题,项目从去年10月开始实施,到事件被查处前,该企业正在兴建厂房,安装设备。
  徐州丰县纺织厂将在1993年压锭专项改造中应该销毁的落后细纱机,私自留下9台欲改造成捻线机。最近,又乘压锭之机,将其中6台出售给有压锭任务的铜山纺织厂。徐州纺织厂(现改名为江苏银宇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大型企业,未经请示,自行将本厂经改造的应压缩设备8台A512型细纱机与丰县、河南两乡办企业的8台1293型细纱机进行串换,并作为本厂的压锭设备销毁。
  山东济宁万盛化纤纺织厂今年3月19日报废了5040锭,有关监销人员到现场进行了监销。在送往市物资再生利用公司的过程中,该厂负责人私自留下了一部分已拆下的机头、机尾等部件。
  湖北鄂州华耀制线有限公司,今年5月向山东栖霞纺机厂购买了20台计8000多锭细纱机。事发后,国家纺织工业局和湖北省、鄂州市及时封存了设备,现已装箱准备退回栖霞纺机厂。但事情并没结束,栖霞纺机厂不同意收回这批设备,并声称设备是作为废品卖给华耀的。事实上,这批FA502型细纱机,虽是该厂90年代初的库存积压产品,且是以低于正常价格2/3卖出的,是全新设备。
  压锭一定要压到实处
  新增纺锭自不必说,是明显的违反国家压锭政策的行为。转移、转卖、串换落后棉纺锭等,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压锭秩序,而且使国家受到经济损失。
  为了这次压锭,党中央、国务院下了很大决心,每压1万锭,中央和地方分别给予150万元财政补贴,银行给予200万贴息贷款。也就是说,每压1万锭,压锭企业有500万元可以支配。根据压锭政策,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压锭后下岗人员的安置、转产、新办三产等。
  按理说,国家花这么大财力,就是为了把国有企业现有的落后纺锭买过来,销毁,从而促进纺织调整结构。但是,有的企业却想借机骗取国家财政补贴。他们从乡镇企业买来旧纺锭充作本厂压锭设备。还有的企业既想要国家补贴,又想以敲掉的锭子卖钱。这样的假压锭,不仅坑骗了国家资金,而且锭子没有真正销毁而是转移了。
  据了解,各地对发生的违纪案处理十分坚决。江阴市政府要求康妮公司按新增纺锭数压缩淘汰相应数量的原有陈旧落后纱锭,保持棉纺能力不增加;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由国家纺织局和各级有关人员进行监销。徐州市政府已责成丰县纺织厂将卖出的细纱机原价收回,在各级监督下,与厂内存留的旧纱机一并销毁。以上两项压锭不算压锭任务,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山东济宁万盛化纤纺织厂私留的纱锭已经销毁,厂长宋志福受到行政严重警告处分。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要求达丰棉纺厂不惜一切代价追回已转移的纱锭,并予以销毁。
  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几起移锭、卖锭、串换纺锭现象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不少人对压锭能否不折不扣完成产生了怀疑:到底有多少落后纺锭是真正压掉了?有多少转移了或隐藏起来了?国家的财政补贴会不会付诸东流?
  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杜钰洲说,为制止压锭过程中的违纪现象,局里专门建立了举报档案制度,并专门成立了压锭违纪调查小组,对每一起举报都认真对待,落实专人查处。同时,要求联络员进一步严格监销程序,堵住漏洞,力争使违纪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他说,国家纺织局已对江苏、河北、山东、湖北等压锭大省,增派了联络员。他强调,绝不允许重蹈一边压一边涨的覆辙。
  根据中央部署,这次压锭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国家纺织工业局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地方政府具体实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据了解,压锭的监销程序是,各省市压锭领导小组的人员和国家纺织工业局派驻当地的联络员亲临压锭现场,对每个机台进行清点核销。但是,由于压锭进度快,又涉及上千家国有纺织企业,以及很多准备填补国企压锭后空下来的市场的乡镇、私营企业,因而在一些压锭任务较重的省市,往往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因此,地方政府亟需在加强压锭监管力度方面下功夫,及时堵住漏洞。从目前情况看,各省市的压锭领导小组还应加强,根据需要增加人力物力,在可能情况下建立层层负责制,尽可能使纺锭从监销到销毁专人负责到底。同时,管住纺机源头不可放松。
  应该看到,纺织压锭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今年上半年已超额40万锭完成任务,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应正视已出现的问题。目前压锭已进入关键性的攻坚阶段,希望纺织行业和各地吸取教训,加强监管力度,保质保量完成三年压缩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锭的艰巨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