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坚强,使一支倦怠的队伍变得昂扬,使企业上下同甘共苦,一次次从逆境中奋起,赢得了今日的骄傲。这就是四方集团的经验——心合业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25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特稿

  坚强,使一支倦怠的队伍变得昂扬,使企业上下同甘共苦,一次次从逆境中奋起,赢得了今日的骄傲。这就是四方集团的经验——
  心合业旺
  本报记者 武侠
  对于“四方集团”来说,1998年是令他们深感危机而又自豪的一年。危机是因为全国大中型企业面临全面改革,生存形势十分严峻;自豪是因为“四方”的事业正蒸蒸日上,没有一个人因为企业的原因下岗,相反,企业刚刚兼并的环卫车辆厂,使已经下岗的300名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即使企业面临困难,不到万不得已,我们都不会把职工推向社会。”“四方”董事长程家华的一句话,使“四方”2000多名职工更深切地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四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省合肥化肥厂,成立于1958年,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亲临视察。25年世事多变,到1983年,这个我国最早成立的小氮肥生产厂已是风雨飘摇,亏损额达1300多万元。又是15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原来小小的合肥化肥厂已经成为一个集科、工、贸、服务为一体,总资产达3.4亿元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集团公司。
  人们不禁要问:那条破旧的老船是怎样再扬风帆的呢?“四方”合心、“四方”合力——这是“四方”上下全体职工的共同结论,也正是后来的“四方”集团得名之源。
  领头雁的作用
  职工们通常认为,1983年是转机的起点。那一年,企业第一次获得10万元的盈利,而那正是新领导班子上任的第一年。
  新班子的领头雁是程家华,一个学化工出身的工程师;新班子的特点是懂技术、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精神;新班子的本色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新班子上任伊始,一手抓科学管理,一手抓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建立完善了制度,理顺了关系,一支倦怠的队伍重又整装待发;技术进步始于改造老产品、开发新产品。1984年的合成氨系统改造,当年就盈利100万元,企业由此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搁浅多年的老船重又点火启航了。
  程家华流下了欣喜的泪水,全体职工欢呼雀跃。从此,全厂上下拧成一股绳,踏上了一条喜悦与苦涩、成功与失败相伴的开拓创业之路。
  程家华和他的同事们改变了以前只管生产、不问市场的旧思路,主动放开来、走出去。他们南下北上谈项目、找销路、学技术、找贷款,一步一个脚印。
  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职工们大多会谈起一段往事。1992年春节前后,程家华的老母亲刚刚去世,儿子在一起意外事故中身受重伤,危在旦夕,久病的妻子闻此噩耗,深受打击,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这沉重的压力该如何承受?然而,就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他按时出现在全厂大会的主席台上。也许就是这种坚强,使这支倦怠的队伍变得昂扬,使企业上下同甘共苦,一次次从逆境中奋起,赢得了今日的骄傲。
  成功的秘诀
  说起成功的经验,程家华说,无论科学管理还是技术进步,最终的秘诀是“人才”。
  “四方”改造老产品、开发新产品,靠自己人;别人花巨资引进国外设备,而“四方”引进设备,自己再消化、改造,节省大量资金,靠自己人;企业上马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靠自己人;为进一步开发市场,“四方”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技服务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靠的还是自己人。
  目前,“四方”集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0名,占企业总人数的30%,另外每年都要接纳三四十名大中专毕业生,并专门制定了培养人才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们在各个岗位上得到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成为企业潜力巨大的后备力量和宝贵的财富。
  一位已经在“四方”工作多年的技术员诚恳地说:“许多单位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经验,把我们当包袱,而‘四方’花费那么大的力量把我们培养成技术骨干,我们对于‘四方’有了一种家的归属感,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肯定会好好工作的。企业好,我们会更好。”
  重视人才确实使“四方”获益匪浅,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在“四方”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三聚磷酸钠是“四方”最主要的支柱产品,曾荣获省优秀新产品奖,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品的主要开发设计人员就是由程家华二赴兰州、费尽周折亲自“挖”来的。
  此外,企业自己开发的工业氯化铵、三聚氰胺、多元系列复混肥等多项产品都先后荣获了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星火科技等多种奖项。经上下共同努力,企业的产值逐年递增,到1997年达到3亿元。
  职工的自豪
  每当有客人来到“四方”参观或考察,职工们就会指着附近一片工地,充满自豪地说,这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职工宿舍,15幢共400多套,没见过吧?
  事实上,这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在“四方”随处可见:“四方”职工每人都拥有企业的股份,是名副其实的企业主人;“四方”的职工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万多元;“四方”职工的书法作品、文艺节目频频在省市获奖;“四方”人还有自己的报纸、电视台、艺术团、书画协会、外语俱乐部……
  身在“四方”,常常能感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每逢重大事件,企业总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董事长、总经理与职工当面锣对面鼓,畅所欲言,许多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为了大会的准备工作,职工代表们常常工作到深夜,毫无怨言;而职工对企业的建设尽心尽力,每年的合理化建议成百上千条,从总经理的小轿车到车间设备的零配件,无所不包;面对企业重大改革的转折关头,职工们总是积极参加集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现在,“四方”已经连续7年产值超亿,利税超千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他们知道,要实现“九五”期末利税1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的目标,还得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共同奋斗。“四方”集团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