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一场不该打的“官司”,打了一年。其结果,好端端的一家工厂被毁于一旦,300多名职工被迫“下岗”。人们慨叹——相煎何太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25
第7版(职工天地)
专栏:观察与思考

  一场不该打的“官司”,打了一年。其结果,好端端的一家工厂被毁于一旦,300多名职工被迫“下岗”。人们慨叹——
  相煎何太急
  明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濒临中越边境。该州麻栗坡县因当年的一场战争而名闻全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麻栗坡人民一边医治昔日的创伤,一边寻找着发展的良机。
  1993年5月,由麻栗坡县几位领导带队的招商引资考察团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公路局,欲与该局合作共同开发麻栗坡县的矿产资源,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麻栗坡县领导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河池地区公路局的领导。这个公路局是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资金雄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400多名职工憋着一股劲要为改革开放多作一点贡献。局长韦文虎当即决定接受兄弟省的邀请,抽出部分资金,派出最得力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去麻栗坡县合作办厂。
  河池地区公路局租赁的麻栗坡县新寨采选厂,当时由于管理不善,生产量少,效益一直不好,90多名当地职工几近下岗。河池地区公路局同该厂签订了4年租赁合同后,先后投资了1437万元,改造了旧厂,扩建了新厂,使该厂由原来选100多吨原矿能力提高到800多吨的中型选厂水平。该厂的职工也由原来的90人增到300多人。
  为了改善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河池地区公路局还无偿出资给新寨村修引水渠道,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人畜饮水问题;修建了卫星接收站,解决了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配合当地政府中心工作,派人下乡种烟;捐款资助当地小学……工人老大哥的到来,使新寨乡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当地各族群众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河池地区公路局承租的采选厂也因此被麻栗坡县评为先进单位。
  由于麻栗坡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因此采选厂扩大规模重新运转起来后,供水、供电不足的矛盾就很快暴露出来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麻栗坡县委、县政府授权当时分管工业的一位副县长主持了一次由承租双方领导参加的供水供电办公会议。经过充分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写成会议纪要,决定由河池地区公路局投资40万元、县里投资26万元共同扩建工厂所在地的石桥水库,电力实行专盘专线供应。同时决定给予河池公路局在原租赁协议基础上再延长租赁期两年,租赁费每年递增20万元。
  接下去的几年中,新寨采选厂蓬勃发展,效益一天比一天好,承租双方都尝到了甜头。最主要的是,这家工厂为当地富余的劳动力找到了出路。河池公路局除了按期交纳租赁金,还把建厂获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再生产。
  谁知好景不长。第一次签约的4年合同期到了后,采选厂新厂长和支持他的县里个别领导竟一口否认当年供水供电办公会议决定的让河池公路局延长租赁期两年的承诺,断然决定要把广西来的工人老大哥赶出云南。双方诉诸公堂。打了一年漫长的官司,当年欣欣向荣的新寨采选厂如今已面目全非:河池公路局投资1400多万元所建的新厂,被拆得惨不忍睹;电器电线被劫一空;动用大量劳力挖出来的三个采矿窿道有两个被炸毁……最让人同情的是工厂的300多名职工,由于企业之间的纠纷,他们感到了命运的险恶和前途的渺茫。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之间因某种原因而诉诸公堂并不鲜见。但是,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由企业纠纷引起的社会影响,以及企业职工因下岗而遇到的困难,却不是短时间内所能挽回的。当企业发生纠纷的时候,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不影响生产,又能平息矛盾?确实,中国的企业再也经不起大大小小的折腾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