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老陈种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30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老陈种棉
  □李新春
  在湖北省汉川市西北边远湖区,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堰镇,这里的农民因为科技植棉盖起了楼房,看上了彩电。在新堰镇提起这茬儿,人们就会提起种棉能手陈振炎。提起陈振炎,故事可就多喽。
  自从1985年担任中支村党支部书记兼吕巷管理区农技员那时起,陈振炎就迷上了科技植棉。
  当初,他在自家责任田里做了一亩地的营养钵,由于技术没跟上,没尝到甜头。第二年,他吸取失败的教训,到县城购回《棉花的一生》、《双膜棉种植技术》、《棉花害虫及其天敌图册》等20多种书籍,白天忙完农活,夜晚躺在床上仔细地阅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交了天门市马湾镇南闸村种棉能手郑作舟,老陈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摆上家宴拜师学技。老伴端上桌子的菜热了一遍又一遍,老陈只是瞪着眼睛,竖着耳朵,听郑作舟的讲解。
  从此,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比种植,双膜棉比直播棉产量有明显的差别,前者亩产皮棉100公斤,后者亩产皮棉75公斤,除去增加的薄膜开支以外,科技种棉比常规种棉亩产增收200元。
  榜样的力量是最有说服力的。如今中支村,群众科技种棉已成习惯,全村700亩旱地都种上了双膜棉,仅老陈一家就种了14亩地。通过他的传授,村民几乎人人都懂得了早棉“早发、多桃、优质、高产”的好处。
  1985年开始,陈振炎在村民倪大治的山墙上办起科技兴农黑板报,到现在已持续了13年。黑板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效性,被村民称为“贴心报”。每期板报出来,邻近的应城市农民走几里路来学习。
  新堰镇《农业科技简报》1991年开办以来,老陈作为特约撰稿人,几年来被采用的文章达50多篇近两万字。1997年10月,陈振炎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农业部和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举办的全国模范新闻人物颁奖活动,老陈一家还被评为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示范户”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