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观黄巢落马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30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

  观黄巢落马处
  乘舟
  早在上小学时,就读过黄巢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大学里又读到了他的另一首《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两首菊花诗一改文人墨客们赋予菊花的那种孤傲绝俗的精神而注入以敢把天地闹个翻覆的战斗之美。同时,我还从历史课本上得知,公元874年,王仙芝领导山东、河南农民数千人在长垣起义,次年黄巢响应。880年,攻占洛阳、长安,建立大齐政权。883年,唐统治者纠集军队和地主武装向农民军反扑,农民军被迫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战败自杀。
  想不到颇具文采武略的一代英雄的殉难地——黄巢落马处竟在故乡境内圣井乡祥沟村。暮春的一天,我来到这里,但同样想不到的是一代起义领袖的喋血之地,只有一株老槐,一步三眼小井和几个关于他的传说联结着这里与黄巢的情缘。
  被人称作唐槐或将军树的老槐树静卧在村子中央,周围有一圈米数高的石栏杆,树干千疮百孔,状似炭焦粗糙不平,上端却摇曳着崭新的绿叶,展现着它既苍老又年轻的风采。村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从他记事起,这棵树就是这个样。小时候伙伴们常常围在树下玩耍。据传说,公元884年,黄巢退兵到这里后,每天早起在这棵树下习刀练拳。外甥林言是他的侍卫队长,每天陪他操练。当时,唐王朝正用重金悬赏要黄巢的人头,林言看到黄巢大势已去,为求得自身富贵暗生叛意。一天早上,黄巢正和往日一样来到树下举枪操练,冷不防林言自树后闪出举枪刺中黄巢咽喉,黄巢立时倒地身亡。林言在提着黄巢的首级去唐营领赏时,被同样想领赏金的唐将时溥割下首级,同黄巢的头绑在一起派快马飞送长安。黄巢被杀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这棵树称做将军树。
  一步三眼井在村南的石光梁上,也即人们说的狼虎谷内,谷内早已断水,村民的柴垛粪堆处处可见。三眼井在一个稍低洼处,南北向排列仅一点五五米,井直径各约零点四米,无水。传说,当年黄巢退兵到此,正值旱魔肆虐,河水干涸,禾苗枯焦,兵渴马乏。情急之下,黄巢手握长枪在脚下的青石板上连戳三枪,三枪戳出三个洞,洞内清水长流,形成了三眼井。
  最牵人心魄的“黄巢落马处”,据一则资料记载,在祥沟村前箭河对岸的石壁上,有这几个大字石刻,落款中有“中和”字样,但我没有见到。唯见狼虎谷泛着坚硬的光,风是平常的,阳光也是平常的。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在中国历史上,似黄巢这般既具武略又兼文采的农民起义领袖还是不多见的,他在转战大半个中国后落难在莱芜,也是这方山水的造化。我当然遗憾这位冲天大将军为何不曾在这里留下只言片字以供后人瞻仰、纪念,或者不是没留下而是因为年代久远它早已随风而逝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黄巢的血肉之躯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拯救穷人于水火的崇高理想与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却是永远风蚀不掉的,这是每一个熟悉农民革命战争史的人都会在这里看到的人文盛景。黄巢落马处的空白只能使人慨叹时空转换的无情。正如我们观过的许多名胜古迹一样,如果没有今人的挖掘整理甚至添加,没有导游小姐鲜活的解说,谁还会说它们有看头?身到心知罢了。
  黄巢作为一位平民领袖,他也不会同意后人为了他而大兴土木,修墓造坊的。但既然莱芜与黄巢有缘,就须好好珍惜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