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令必行,行必果,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层层签订责任状,粮食收购资金管理丝丝入扣……封闭运行在陕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7-29
第2版(经济)
专栏:

  令必行,行必果,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层层签订责任状,粮食收购资金管理丝丝入扣……
  封闭运行在陕西
  本报记者 张毅
  7月17日下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卓然向辞行的记者说,关于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4月至6月,光是从总行传来的各类文件、通知就有40多份,干了20多年信贷工作,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工作这么具体,自己的工作在社会上影响那么大。这位行长的话句句真切,其实在记者此前的采访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7月14日上午9时,陕西农发行会议室。在一摞资料中,一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信贷资金封闭运行责任书》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责任书由省分行主管行长杨建新与渭南市分行第一责任人种国亮签订。责任书规定,6月1日以后,如发现粮食企业在农发行挂新账,对第一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6月1日起,必须保证每月新发放收购贷款与新收粮油、棉花价值比达到100%;必须严格清理粮棉油企业多头开户,6月1日起,每月粮油、棉花调销货款归行率要达到100%……
  在这份措辞严厉、果断的责任书上,签署者没给自己留下丝毫退缩的余地。各市分行与县支行、支行与信贷员、支行与粮棉企业之间,也都签订了责任书。责任书一层比一层详细,一层比一层紧迫。
  7月14日下午4时,渭南市富平县庄里粮站。刚刚入伏,三秦大地已是暑气蒸人。信贷员田志军用毛巾不停地擦着脸上的汗珠。“你和行里签责任状了吗?”记者问。“在兜里装着呢,对照这些文件,便于严格要求自己,也好随时向别人宣传上级政策。”田志军说着递过来一份他与县支行的责任书,一份支行与庄里粮站的收购资金专款专用协议书,还有富平县支行制定的驻站信贷人员工作纪律及违规责任人员处罚办法。处罚办法中规定,有对收购企业发生新的挤占挪用知情不报或对企业“吃拿卡要”的,要调离信贷岗位,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田志军说,除了庄里粮站,他还负责3个粮站。为了掌握各粮站收购进度,核实库存,监督资金使用,4月份以来,就没休过大礼拜。临渭区信贷营业部的杨西岭接受采访时,小心翼翼地端出4本笔记,里头装的大都是4月份以来的工作日记和密密麻麻的账目表。那些繁琐枯燥的数字后面凝聚着多少细致耐心的工作,只有小杨知道。粮食收购高峰期,为了及时核对收购数字,他曾一天连着跑了5个粮站!宝鸡市扶风县的信贷人员干脆把办公桌搬到了粮站的会计室。
  收1公斤粮食,放1公斤粮食的钱;卖1公斤粮食,回收1公斤粮食的款项。说起来,就这么一项单纯的“出纳”工作,可是在现有条件下,整个陕西农发行系统却不得不采用人海战术。其他省份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在陕西,记者亲眼目睹了正是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基层信贷员,把“封闭运行”这项事关大局的政策落到了实处。
  粮食收购专款专用,喊了多年,多年来一直都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今要对长期积累下来的痼疾重拳出击,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是多方面的。7月15日上午,在渭南市临渭区凭信粮站,渭南粮食收购贷款“第一责任人”——渭南农发行行长种国亮道出了其中滋味儿。起初,对于封闭运行,个别基层党政部门认识不足,企业也有抵触情绪。信贷员辛辛苦苦跑了几十里的路,经常吃“闭门羹”,不是出纳不在,就是保管员请假。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信贷人员反复宣传粮改政策,后来,《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扩大粮食亏损挂账的紧急通知》印发至基层,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到封闭运行的重要性,一切方才变得顺利起来。
  经过短时间的磨合,一个良好的环境已经形成。富平县粮食局副局长高树勤说,有了银行的监督和帮助,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促进自身发展;粮食企业如果实现了顺价销售,银行的日子也会更好过。封闭运行以后,企业与银行唇齿相依的观念加深了。陕西农发行最新统计表明:6月份,新发放收购贷款与收购值比率、企业回笼销售货款归行率、销售货款收贷率均达到100%。
  封闭运行,农发行贷款充足,粮站敞开收购,喜上眉梢的是农民。7月16日,在扶风县扶风粮站卖粮的城关镇小留村农民冯新善乐呵呵地说,他今年收了1750公斤小麦,半个月前卖了500多公斤,价格比前阵子市场上的每500克还高四五分钱。这回又推了400多公斤来。虽说今年收成不太好,可你有多少粮,公家收多少,老百姓心里踏实着呢!
  记者在陕西看到,尽管由于收储成本相对较高、粮站库容不足等因素,粮食企业顺价销售在短期内面临着较大压力,但坚守在一线的人们仍然精神饱满地工作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